我们来聊聊iPad Pro Smart Keyboard的拆解体验,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惨不忍睹”。
“惨不忍睹”这个评价,通常不是指零件本身质量差,而是指拆解过程"极其复杂、精细,且容易出错",最终导致外壳损坏或内部卡扣变形,外观不再完美。这主要是因为Smart Keyboard的设计哲学和制造工艺决定的:
1. "极简主义设计,几乎没有螺丝:" 为了追求轻薄和美观,Apple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螺丝的使用。很多部件是通过卡扣、粘合剂或强力胶固定的。这意味着拆解完全依赖于精密的工具和技巧,需要非常小心地分离这些连接。
2. "精密的卡扣系统:" 键盘的各个部分,包括上盖、下盖、键盘模块、连接端口等,都依赖于非常精密的卡扣来固定。这些卡扣往往非常小,且位置关键。使用螺丝刀等普通工具强行撬开,非常容易损坏这些卡扣,导致无法重新组装或外观受损。
3. "粘合剂和强力胶的使用:" 很多关键部位,尤其是外壳边缘和内部结构连接处,会使用粘合剂或强力胶。这些胶水固化后非常牢固,需要特定的工具(如加热枪)和技巧才能软化或移除,否则强行剥离会损坏外壳或留下胶印。
4. "内部结构复杂且脆弱:" 在外壳之下,是
相关内容:
任何一个内部零件都不能在不损坏键盘的前提下更换,完全不能维修。
为了能够让 iPad Pro 工作起来更有效率,苹果在发布 iPad Pro 的同时还推出了 Apple Pencil 和 SmartKeyboard 两款工作型配件。不久之前我们曾经看过 Apple Pencil 的拆解信息,了解到这是一款不可能维修的配件,其可维修分数只有 1 分。然而这并不是最低的,因为更低的 SmartKeyboard 来了。
专业拆解网站 iFixit 今天终于对 SmartKeyboard 动手,自此 2015 年基本上已经没有苹果产品可以拆了,这最后一款产品的拆解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主题。
简介



-用于充电以及数据连接的 Smart Connector
-64 位键,QWERTY 键盘
-耐水、耐污
规格



正如其它苹果产品一样,我们可以在 SmartKeyboard 底部看到它的一些监管标识,国家及地区等信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型号:A1636。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设计比较复杂,苹果甚至还在官网上专门介绍用户在使用时应该如何正确折叠 SmartKeyboard。它和一般的键盘/保护套组合配件类似,但更容易让人混淆。
与 iPad Pro 不同的是,SmartKeyboard 并没有任何对称性可言。
对比



又是一个喜闻乐见的环节。同时接入键盘的 iPad Pro 和 Surface Pro 4 放在一起比较是什么样子呢?第一眼看去,两款配件产品之间还是有点区别的(左为 Surface Pro 4 及其键盘,右为iPad Pro 及其键盘 )。如果要说两款键盘之间的最大差别,那自然就是 Surface Pro 4 的键盘配备了一块触控板。
到目前为止,iOS 设备还不支持任何鼠标类别的输入,因此 iPad Pro 的 Smart Keyboard 就算加入了触控板也没有什么用。不排除未来会有,所以我们还是继续观望好了。
Smart Keyboard 的设计包含了 iOS 虚拟键盘的元素,比如用于切换的“地球仪”按键,以及采用圆角键设计。另一方面,SmartKeyboard 也借鉴了 MacBook 键盘的设计,比如包含有 control 键、option 键以及 command 键。也就是说,Smart Keyboard 结合了 iOS 虚拟键盘以及 Mac 物理键盘的特点。
第一步



为了能够让 Smart Keyboard 耐水和耐污,苹果将其塞入一套很轻薄的多层织物里,不留任何缝隙。这也就意味着,拆解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所以,想要看到 Smart Keyboard 的内部构造,只能像拆解 Apple Pencil 那样动用暴力。为了走出第一步,需要一把刀具将键盘的边缘切开。
也正如 Apple Pencil 的拆解过程那样,一旦动用了暴力,就意味着再也不能恢复原样了。
第二步



使用刀具切开 Smart Keyboard 的边缘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将外面这一层神秘的织物撕开,看起来像是尼龙材质,这一层薄物是耐水耐污的关键所在。将整块薄物撕开之后,我们可以将 Smart Keyboard 的按键挖出来,然后第一次看到这些按键之下的圆顶开关设计(俗称“锅仔片)。苹果曾在发布上表示,Smart Keyboard 按键下的构造与 Retina MacBook 是一样的。
Smart Keyboard 的空格键还采用了加强重量的设计,以便受力均匀。也就是说,无论你在长条的任何一处按下,空格键都不会出现摇摆的现象。
第三步



接下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环节了。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过后,可以用塑料片从边缘将键盘一切为二。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键盘的内部构造,64 个圆顶开关,没有 LED、没有电池、没有风扇。
第四步


第五步



剥下键盘帽的塑料框架之后,Smart Keyboard 的剩下部分已经很薄了。然而,我们还可以再继续切开。虽然还是使用塑料片,看上去很熟悉的方式,但实际上这一次的“切割”工作没有上一次这么轻松了,因为中间的粘合剂太厉害了,所以我们只能用更厉害的方式来完成“切割”——直接用手撕成两半。
一番暴力过后,真正的键盘内部出现在我们面前了。除了各种开关之外我们还看到了 Smart Keyboard 的“Smart”来源:一枚来自意法半导体(ST Microelectronics)的STM32F103VB 72 MHz 32-bit RISC ARM Cortex-M3 芯片,它可以说是键盘的大脑。
第六步


将 Smart Keyboard 的保护套部分进行“剥皮”之后,我们看到了三条有趣的织物带,它们都带有导电功能,这也是 Smart Keyboard 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它可以让键盘的按键与外部的智能外设进行连接,而且还提供双向功率的数据传输。苹果在发布会上曾表示,Smart Keyboard 当中的导电纤维与传统线缆不同,这一特性保证了键盘的耐用。
总结

这是我们见过维修指数最低的苹果产品,其可维修分数为 0 分,差不多等于你拆解完之后就可以把它扔掉了。如果你想要看到它的内部又或者是更换哪一处零件,必须动用刀具之类的利器。对于一款售价 1288 元的产品来说,拆解的代价可不是人人都可以负担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