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15的标配指纹解锁,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和行业趋势,"小米15标准版(而非Pro版)是配备了屏下超声波指纹解锁的"。Pro版通常会配备更高级的屏下指纹技术或面部识别等多种解锁方式。
下面为您解析常见的四种指纹解锁方式的区别:
"1. 传统电容式指纹解锁 (侧边指纹 / 背部指纹)"
"技术原理:" 利用电容感应。传感器内部有大量微小的电容点阵,当手指按压时,指纹的脊线和谷线会改变电容值,传感器通过读取这些变化的电容值来形成指纹图像。
"特点:"
"成本较低:" 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
"解锁速度较快:" 响应速度通常很快。
"硬件依赖:" 需要专门的指纹硬件模块(位于侧边或背部)。
"识别范围:" 通常只能识别注册的指纹图案本身。
"安全性:" 相对较高,但相比超声波技术可能略逊一筹,尤其是在识别沾湿或磨损的指纹时。
"常见应用:" 较早的智能手机、部分中低端机型、以及一些为了成本控制或设计考虑(如背部指纹)的机型。
"2. 屏下光学式指纹解锁"
"技术原理:" 利用光学感应。传感器通常位于屏幕下方
相关内容:
在目前主流的手机生物解锁方式一共有两种:人脸识别和指纹解锁。安卓普遍选择了种类丰富的指纹解锁:电容式指纹解锁、短焦指纹解锁、超薄指纹解锁以及超声波指纹解锁。
那么这四种指纹解锁区别是什么呢?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
光学指纹识别使用光线来捕捉指纹图像。一个光源照亮手指,然后一个摄像头捕获反射的光线,从而创建指纹的图像。光学指纹有两种:短焦指纹解锁和超薄指纹解锁。

由于短焦指纹的要比超薄指纹更厚,为了增大电池的容量往往会避开电池的位置,把指纹放到手机靠下的位置。这样就造成了大拇指解锁不舒服。很多手机搭载短焦指纹大部分是为了节省成本,增大电池容量。
并且光学指纹解锁的时候会进行补光,在晚上解锁手机会有非常刺眼的光,体验也不好。

电容传感器来检测指纹的脊和谷。当手指放置在传感器上时,传感器上的电极会与皮肤接触,形成微小的电容。指纹的不同部分(脊和谷)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同,形成的电容值也不同,从而可以生成指纹图像。
电容指纹是最开始指纹识别,现在的手机把指纹识别集成在电源按键上,但是越来越多手机不再使用电容指纹,为什么会这样呢?
使用电容指纹解锁的手机有两类:搭载LCD屏幕以及折叠屏。LCD屏幕厚,透光度不高,无法做屏下指纹解锁;折叠屏也是为了减薄,毕竟光学指纹解锁在屏幕下还是有厚度的,而且折叠屏的内外屏各有一个指纹解锁,还不如直接做电容指纹,既不增加屏幕厚度,也可以一个电容指纹解决内外屏的解锁。
就是有一个缺点,很多消费者认为电容指纹成本低,不够高档,并且装在裤兜里极容易误触。
超声波指纹解锁可以解决以上所有指纹解锁方式的缺点,只是目前的技术成本可能较高,很少有厂商大规模采用。

超声波技术使用声波来探测指纹的3D细节。超声波穿过皮肤的表层,反射回来的信号会被传感器接收,从而创建出一个精确的指纹模型。


并且超声波的厚度仅有0.17mm,比传统的超薄指纹还是要薄上不少,识别速度也有所提升,不过汇顶的单点超声波指纹解锁的识别面积要比很多超薄指纹小不少。
另外,超声波信号可能无法有效穿透较厚的屏幕保护贴膜,尤其是钢化玻璃贴膜。这些贴膜的厚度(通常为300到400微米)足以阻碍超声波信号到达指纹,从而影响识别性能。不过不知道现在的超声波指纹解锁会不会有所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超声波会是未来旗舰额标配,成本下降之后,也会逐渐下放到次旗舰。
(88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