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行动倡议!以下是一些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宣传文案或活动说明,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
"标题:【“3.15”线索征集令】记者跑腿,部门行动,我们为您维权!"
"正文:"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这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共筑诚信市场的重要时刻。为了更好地倾听您的声音,帮助您解决消费难题,我们特别发起本次“3.15”消费者维权线索征集令!
您的每一次反馈,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您的每一件维权诉求,都关乎着市场的公平与秩序。我们承诺:
1. "记者跑腿,为您发声:" 我们的记者团队将积极行动起来,对征集到的有效线索进行深入调查和报道。我们将用专业的视角,还原事件真相,追踪处理进展,让您的声音被听见,让不法行为无所遁形。
2. "部门联动,协同作战:" 我们将积极联动市场监管、公安、金融、通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线索清晰、情况属实的案例,我们将及时、有效地转交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和处理,推动问题得到快速、公正的解决。
3. "聚焦维权,守护权益:" 本次征集重点聚焦于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
"产品质量问题:" 商品存在缺陷、假冒伪劣等。
相关内容:
虚假宣传、设置陷阱、诱导消费、霸王条款、货不对板……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和欺诈,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南国早报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天天3·15”栏目,现面向社会征集新闻线索。维权路上,你我同行,共同打造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兴起,消费领域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支付风险、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问题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隐蔽,甚至一些问题蔓延到知识付费、在线教育、网络游戏、个人信息保护、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损失,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满意度和消费信心,制约消费潜力的进一步扩大。
公平是实现消费者法定权益的价值基础,由此,“共促消费公平”成为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就意味着消费者、企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媒体一起努力。
值此“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南国早报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启动“3·15”维权行动。不管您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还是遇到消费陷阱被套路,亦或是各种不公消费,都希望您能勇敢地站出来向我们提供线索。
您提供的每一条线索,我们都将严格保密,并在第一时间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动,并咨询相关消费专家与律师,指导并协助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对无良商家进行曝光,或将相关问题反映给主管部门,督促其整改。
同时,如果您是资深专业维权人士,曾成功帮助他人维权,欢迎加入我们,和大家分享您成功维权的经验;如果您是消费“潜规则”、消费黑幕的知情者,掌握行业欺骗、坑害消费者的招数,也请您勇敢站出来争当“深喉”或“吹哨人”,和我们一起守护安全,共促消费公平。
同样,也有不少坚持诚信经营的良心商家,产品和服务都让消费者满意,如果您遇上这样的商家,也欢迎向我们报料、投稿表扬,让我们共同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氛围,共促消费公平。
2022年,我们将保持初心,继续努力,与读者、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保障消费环境,共促消费发展。今后,南国早报旗下的融媒体平台都将设立持续的线索征集渠道、专栏和专题页,将维权报道常态化——保护消费者权益,我们坚持不懈,期待您的参与。
征集内容
生活类: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旅游时“被消费”,想整容却被“毁容”,家用电子电器、日用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食品安全存隐患……
汽车类:购车、修车、保养等过程遭遇行业“潜规则”……
通信类:话费不透明,频繁收到垃圾、诈骗短信、资费标准不明确……
金融类:信用卡被盗刷,保险理赔时却被拒……
房产类:楼盘违规预售,房屋质量不合格,装修不达标,物管公司不作为……
南国早报“天天3·15”维权行动报料方式
南国早报客户端报料:下载南国早报客户端,进入“天天3·15”维权报料栏目,按要求填写具体内容。
微信报料:关注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直接发送投诉内容。
微博报料:关注南国早报新浪微博后,私信发送投诉内容。
邮箱报料:344366144@qq.com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