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解读一下“易到用车新增被执行人信息 背后资金困局再受关注”这个消息。
这则新闻的核心信息是:"易到用车(EVCARD)近期被列为新的被执行人,这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其背后资金状况的担忧。"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解读:
1. "被执行人信息是什么意思?"
这意味着易到用车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比如偿还债务、支付款项等)。
根据中国的“天眼查”等企业信息平台,一旦企业被列为被执行人,会被限制高消费(如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也可能被限制。这通常被视为企业财务状况紧张或面临法律诉讼的一个负面信号。
2. "为何再次引发对“资金困局”的关注?"
"历史背景:" 易到用车曾是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旗下的核心业务,但在2018年被滴滴剥离,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从独立以来,易到用车就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与滴滴的竞争压力、持续高额的补贴战、盈利困难等。
"资金需求巨大:" 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车辆、司机补贴、技术平台维护等),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运营和竞争。
"
相关内容:
天眼查数据显示,11月7日,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2872,执行法院为北京互联网法院。数据仍显示,2019年以来,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累计的执行人标的近2亿。

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 截图来源: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易到用车的运营主体,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为121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最终受益人为王菲。公司共有4位股东,其中王菲持股33.82%,为最大股东;蓝巨投资的投资实体之一上海哲蕴商务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8.00%,是其第二大股东;北京中泰创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鹰潭市信银风华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分别持股20.00%和18.18%。
中新经纬记者在10月份曾关注易到用车因私自更改支付方式、拖欠司机费用等问题遭到用户投诉的现象。截至发稿,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易到用车的投诉已达936条。
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折射出易到用车背后的资金困局。公开资料显示,易到用车早在2010年就成立,比滴滴成立时间仍早两年。作为国内网约车“鼻祖”之一,彼时易到颇受资本市场欢迎。天眼查资料显示,易到目前一共经历了11轮融资。在2014年的D轮融资中,易到还获得了新加坡政府领投的1亿美元。
2015年10月,乐视用7亿美元买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而就在短短半年后,乐视的资金危机爆发。易到创始人之一周航曾公开指责是乐视造成了易到的危机,他在声明中称,“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随后,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6月,韬蕴资本接手成为易到控股股东。
2019年2月,韬蕴资本CEO温晓东在朋友圈发文称,因接手易到而与乐视反目。温晓东表示,2017年,贾跃亭以乐视网“生死攸关”向他求救。韬蕴资本入主易到后,却发现易到整体负债由乐视承诺的20余亿元飙升到近50亿元。
有分析称,资金链的断裂,直接导致易到用车如今难以运营的局面。如今,韬蕴资本已多次表示,已无力再输血易到。
今年1月,继易到大股东韬蕴资本实际控制人温晓东被媒体披露,已经被下“限制消费令”之后,易到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菲也被下达了“限制消费令”。
中新经纬记者曾在今年10月前往易到用车官网显示的北京总部地址,发现相应楼层已被另一家公司租了下来。多年在大厦任保洁工作的陈女士告诉中新经纬记者,易到大约在一年前就已经搬走了。
(责任编辑:赵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