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运满满”这样的平台找司机发货,发现司机都拉到了火车站,这确实可能让您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货源集中在火车站:"
"铁路货运为主:" 很多使用“运满满”这类平台发货的用户,其货物的主要来源或目的地是火车站(尤其是铁路货运站)。比如,工厂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的火车站,再由火车站分发;或者从火车站接收原材料,再运往工厂。因此,平台上的司机可能正在执行这类任务,或者正在等待这类任务。
"特定线路需求:" 可能有大量的订单集中在需要前往或来自某个特定火车站的线路。
2. "司机的主要业务模式:"
"“门到站”或“站到门”:" 很多司机的主要业务就是提供从发货地到火车站(或从火车站到目的地)的运输服务。火车站通常是大货物的集散地,需要大型的货车,这些司机可能专门经营这类业务。
"铁路货运衔接:" 有些司机承接的是将货物从发货地送到铁路货站,或者从铁路货站接到货物再运到目的地。火车站是他们工作流程中的关键节点。
3. "平台信息展示或匹配机制:"
"地理位置关联:" 平台可能会根据货源信息(比如发货地或目的地是火车站)来
相关内容:
从5月初开始,不少从镇江扬州一带的货主发现,自己在"运满满"平台上找大货车往西南地区发货,可在付了订金之后,自己原本走汽运的货物,中途却全都被拉到了常州火车站。原来,这些货主掉入了新型货运诈骗骗局。
今年5月份,市民蒋先生打算从扬中运一批货物到昆明,于是就通过"运满满"平台找司机。按照线上交易规则,货主蒋先生需先行把200元定金通过"运满满"打给对方。而承运方却称,"运满满"卡上没钱,要求蒋先生通过微信打款。只有交付定金后,对方才同意实时分享货运路线的定位,因此蒋先生也未多想,便交付了定金。

通过微信联系,双方谈好运费为31000元,随后,司机来蒋先生处拉走货物,并拿走了28000元预付款。三天后,蒋先生查到路上下雨,打电话给司机叮嘱注意货物防潮,才发现情况不对。所谓的“承运方”始终不接电话,而当蒋先生联系货车司机时,司机却说是有一位“老板”让他将货物运到常州火车站货场。

此时,蒋先生不禁疑窦丛生,明明自己是货主,怎么又冒出来一个老板?急忙赶到常州火车站的蒋先生,发现自己的货物已经被委托给某铁路物流公司。随后两天,又有多人报警,都跟蒋先生一样的遭遇。

通过初步调查,警方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新型货运诈骗。作案时,犯罪嫌疑人先假装司机,在平台上接下长途运输单,骗取预付款后再通过铁路发货。由于铁路运输的货运采用到付,被蒙骗的货主在预付一半货运款后,还需支付铁路运输费。
警方进一步解释,嫌疑人是通过"运满满"平台接订单的,之所以起初让货主们通过微信支付订金,为的是绕开"运满满"平台,为后面的诈骗做铺垫。一旦货主通过微信打款,嫌疑人就能全身而退。

这个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可谓"一箭三雕",不仅骗取了预付的货物运费,还无需给付铁路运费,很多承担江苏省内短途货运的司机也没能拿到一分钱的报酬。南京铁路警方立即成立了"5.17运满满系列诈骗"专案组,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了3名嫌疑人,并于7月底在浙江衢州全部抓获。

在审讯时,嫌疑人却只轻描淡写地称:“只是倒一下货,从中赚取一点差价。”殊不知其行为已在事实上构成了诈骗。经过初步审查发现,这几名嫌疑人组成了家族式的犯罪团伙。他们之前均有物流行业从业经历,对物流运输基本模式有所了解,且深谙传统货运行业流传已久的“谁来拉货就和谁签合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规。正是抓住了货主的定势思维,诈骗团伙才能频频得手,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共作案十余起,诈骗20多万元。
目前,三人已被南京铁路警方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警方提醒,如果货主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实施货运交易,务必在交易平台进行线上支付,这样资金才有安全保障。在货运互联网+时代,货主和司机都应该转变旧思路,才能不落新套路。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元国璋 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