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利用“金桥梁”机制促进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这通常指的是利用油田(如胜利油田)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金桥梁”象征着连接、价值与机遇)来推动双方协同发展。
以下是对这个主题的阐述:
"河口区“金桥梁”助推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和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油田与地方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近年来,河口区积极构建并运用“金桥梁”机制,旨在打破油地之间的壁垒,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金桥梁”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沟通的桥梁 (Policy Bridge):" 建立常态化、高层级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传递国家、省、市关于油地融合、区域发展的政策信息,确保地方发展规划与油田生产规划相协调,减少政策冲突,争取政策支持。
2. "资源整合的桥梁 (Resource Integration Bridge):" 探索油田的能源、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优势资源与地方的区位、土地、市场、劳动力等优势相结合的路径。例如,油田可以将部分非核心业务、闲置设施转让或租赁给地方,地方可以为油田提供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3. "产业发展的
相关内容:
大众网记者 李梦雨 东营报道
8月11日,河口区召开“‘金桥梁’助推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口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薛传刚围绕河口区助推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今年以来,河口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在河口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油地共建共享、共兴共荣的目标,充分发挥“金桥梁”服务作用,团结一致,奋力攻坚,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助推油地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居一方水土上,油地携手助力乡村振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九家油田单位与九个自然村结成帮扶对子,已实施万兴新村新能源光伏项目建设、义和镇颐和新村农副产品仓储项目、福祥村蔬菜大棚等共建项目6个,总投资663万元,已达成共建意向帮扶项目3项。
河口区油地融合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各镇街召开工农座谈会2次,对油田作业施工,早对接,早介入,早研判,全程跟踪服务,办理《施工登记》125份,协调钻井施工41口,新铺设和更换油气管线4600米。走访油地单位60余家,解决油田需求事项11项,化解工农矛盾5件。已实施东兴路和顺河路东延两项共建项目,在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协调油田完成了4座生产油井迁改,协调700余万资金对进场路进行重新铺装,签订油田迁建涉油设施补偿协议6000亩。
作为油田“基地”,河口区内油田人口占城区人口半数,双方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是推动油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担当这一重任,河口区进一步加强油地联系,以为民服务为抓手,擦亮为民服务品牌,联系对接3家油田改制企业,为企业送去惠企政策包,积极帮助联系对接相关业务,促成帮扶企业渤海固井公司与区属油气技术开发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固井作业施工1口。协调资金10万元,铺设人行道600余米,种植枣树400棵,配套建设安全防护网,提升帮扶村的人居环境。开展“金桥梁”相约“书记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5期,种植“金桥梁党建林”200余棵,安装灭蚊灯8台。
构筑坚实“安全网”,今年以来,举办安全生产和执法能力培训班1期,召开全区油气管道行业领域安全工作会议2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1次,开展管道泄漏事故和防汛防台风综合应急演练2次,安全法治宣传活动2次,聘请安全专家对辖区内管道企业开展专项检查2轮次,共排查问题100余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协调无施工手续违法施工2处。联合管道企业组织举办油气管道领域“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有效促进了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