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搅局”,专属APP会不会成运营商争夺的下一块“蛋糕”

是的,随着广电网络公司获得互联网电视(IPTV)和手机电视(OTT)牌照,并开始发力“智慧广电”战略,他们确实有潜力成为运营商争夺的下一块“蛋糕”,专属APP正是这个“蛋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
1. "牌照与业务范围拓展": 传统的电信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主要在移动通信和宽带接入领域竞争。广电网络拥有IPTV和OTT牌照,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合法地提供直播、点播、时移回看、互动电视等电视类服务,直接进入视频内容的核心市场。 运营商自身的OTT平台虽然存在,但往往被视为宽带业务的补充或增值服务,其市场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通常不及广电的IPTV业务。
2. "专属APP的战略价值": "用户聚合与粘性":专属APP是广电聚合用户、提供一站式视听服务的主要入口。通过APP,广电可以将直播频道、丰富点播内容、互动功能(如投票、评论、社交)整合在一起,提升用户体验和粘性。 "差异化竞争":在内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专属APP可以承载广电的区域特色内容、自制内容或与其他资源合作的内容,形成差异化优势。 "数据与洞察":APP可以收集用户观看习惯、偏好等数据,为内容推荐

相关内容:

距第四大运营商广电开启5G商用服务已有7个月,除了看得见的500万用户成绩,广电还同步推出了中国广电统一品牌,涵盖广电5G视听融合服务平台和国家文化专网等维度。

简单来说就是在传统电信业务的基础上,广电不搞“硬碰硬”,要走自己的路,依托自家丰富的传媒、视频内容资源,搭建“有线+5G”的新赛道。

广电便推出过“5G频道”体验版,广电5G视听新应用首个移动客户端产品“直播中国”APP,包括卫视直播和点播等内容,不过目前仅限广电192号段用户使用。

不同于从诞生之日便带有运营商属性的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作为5G时代的新入局者,似乎是为了形成“2+2”的模式而来的。

既无覆盖全国的基础网络设施,也没赶上4G时代的流量红利,广电在尚未商用之前便与移动签署了“5G战略”合作协议,为5G的顺利商用提前做准备。毕竟,信号好不好、网速快不快将是用户决定是否入手广电192号段的重中之重。

在移动2G/4G/5G网络的支持和700MHz 5G基站的稳步推进下,广电的5G商用之旅还算顺利。然而相比其他三大运营商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现阶段的广电则完全没有竞争力。

因此,广电也多次表示,“将深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绕开三大运营商的“必争之地”,靠内容优势走有特色的路。

除了面向消费端的5G频道,在强化优质内容供给方面,广电提出要共建数字文化生态圈,打造融合各类稀缺资源的内容数据库,推动文化数字化布局。

在丰富且优质内容的支撑下,广电有意在VR/AR沉浸式视频互动、4K/8K、云游戏等应用场景领域展开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如若5G云游戏有望成为现象级应用,在VR等穿戴式设备的加持下,优质的内容将会为广电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背靠移动的咪咕近些年也致力于创造优质内容,通过各个顶级的体育赛事直播和衍生节目,有了4K/8K、AR/VR技术的加持,为用户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现场直播,创造出优质的顶级赛事内容。

与此同时,为吸引更多的用户沉浸式体验云游戏,优质IP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在5G高速率、低延迟云技术的应用下,咪咕快游作为当前国内领先的云游戏平台,截至去年底,累计引入超2000款云游戏,全场景有效月活用户数达1.1亿。

如今,运营商已经不能仅依靠传统语音、流量业务来挣钱了,像运营商开展的相对常见的定向流量服务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视频、音乐、阅读等互联网内容平台。因此,运营商需要有自己的内容平台来吸引用户创造价值。

而电信则通过相对小有优势的家庭固网宽带,打通各主流长视频互联网平台内容资源,联合广电集团推出电信天翼高清iTV,包括各类直播电视节目等数字化内容,从网络技术支撑到内容运营,这条路注定是坎坷且光明的。

联通将沃门户APP和机顶盒沃TV作为一个生态内容入口,用户可以享受到视频、游戏、阅读等服务。

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运营者到数字化应用的实践者,广电选择的内容赛道或许会在未来AR/VR设备的普及下转变为一大优势,搭载优质内容的专属APP也将成为用户们选择哪家运营商的参考标准之一。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