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继续《偶地运动骑行科普》系列,这次聚焦于骑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心率"。
在上一期(假设)我们了解了偶地骑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益处,现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利用心率来提升你的骑行表现和体验。
---
"【偶地运动骑行科普【2】—— 你真的了解心率吗?】"
"引言:心率——身体的“晴雨表”"
当你跨上自行车,尤其是在挑战起伏的偶地时,你的身体会经历各种强度的变化。你的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核心,会根据你的需求调整跳动速度,输送血液和氧气到正在工作的肌肉。"心率(Heart Rate, HR)",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它直接反映了你身体当下的工作负荷和运动强度。了解并有效利用心率,是科学骑行、提升效率、预防受伤的关键一步。
"为什么要关注心率?"
1. "量化运动强度:" 心率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的方式来衡量运动强度,比单纯感觉“累”要准确得多。不同的人即使感觉同样费力,心率也可能完全不同。
2. "监控训练负荷:" 通过记录和分析不同强度下的心率区间训练,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心血管系统、提高有氧能力、增强肌肉耐力,并促进恢复。
3. "提升效率,避免过度训练:" 了解自己的心率反应,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
相关内容:
本次我们从“心率”的测量方法、分区原理,到与训练功率的关系来进行分析讲解。
在科学训练里——“心率”是一个几乎无处不在的指标。
但你真的了解它是什么、怎么测、怎么用吗?今天我们从基础开始,给你一篇关于心率的全解析。

常用的手表心率监测
1 .心率是什么?
心率(Heart Rate, HR)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单位是 次/分钟(bpm)。
心率反映了身体对运动或外部刺激的反应情况,是训练中最常用、最容易获取的生理指标之一。
2. 心率是怎么测出来的?
目前主流有两种测量方法:
(1) ECG(心电图)测量法
通过心电传感器(如心率带)测量心脏电活动,精准捕捉每次收缩的R波间隔。这种方式测量精度高,响应快,适用于高强度训练场景。
常见设备:心率带。
(2) PPG(光电容积描记)法
通过光学传感器(如手表或臂带)检测血流变化,间接估算心率。优点是佩戴方便,但在剧烈运动中可能出现延迟或误差。
常见设备:心率臂带。

3 .最大心率:不仅仅是“220 - 年龄”
很多人简单地将最大心率(HRmax)定义为:最大心率 = 220 - 年龄
但这个公式的误差可能高达±10 bpm。
更准确的估算方法:
-Tanaka公式:HRmax = 208 - 0.7 × 年龄
研究显示,这个模型在不同人群中更贴近实测数据。
-Gellish公式:HRmax = 207 - 0.7 × 年龄
适用于中高强度训练者。
更科学的建议:
最大心率不应该仅靠估算,应该通过监测数据长期修正。
常见做法包括:
-多次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并观察实际峰值心率,配合心率带/运动手表记录,筛选出历史最高值;
-通过“渐进式负荷测试(Graded Exercise Test, GXT)”配合心率带精确测出。;
-结合乳酸/通气/功率数据进行三维标定。
⚠️ 单次冲刺或测试不一定能真正“逼出”最大心率,因为心率有惯性、需高强度输出、与气温、情绪、疲劳等状态有关。

骑行训练
4 .心率分区怎么定?(基于HRmax)
区间 | 心率范围(%HRmax) | 生理含义 | 训练目标 |
Zone 1 | 50-60% | 有氧恢复区 | 活动恢复、热身 |
Zone 2 | 60-70% | 基础耐力区 | 脂肪代谢、有氧适应 |
Zone 3 | 70-80% | 有氧强度区 | 心肺提升、节奏训练 |
Zone 4 | 80-90% | 乳酸阈值区 | 提高耐力临界点 |
Zone 5 | 90-100% | 无氧区、冲刺区 | 最大强度输出 |
5.心率能反映什么状态?
-恢复状态: 同样运动强度,心率若偏高,可能是恢复不充分;
-过度疲劳: 静息心率上升;
-脱水/高温: 心率上升;
-训练适应: 相同功率下,心率下降;
-超阈值: 心率长时间高于Zone 4,易导致疲劳积累。

6.心率与功率:两种不同的“刻度尺”
对比项 | 心率 | 功率 |
反应速度 | 慢,有延迟 | 快,实时反映输出 |
影响因素 | 睡眠、温度、咖啡、脱水、压力 | 比较客观 |
测量价值 | 反映身体内部状态 | 反映外部输出 |
训练指导 | 适合长距离、耐力训练 | 适合精准强度控制 |
训练建议:
最好同时参考功率与心率,构建“输入-输出”模型。例如:
·在Zone 2训练中,保持低功率 + 低心率,观察代谢效率;
·在冲刺训练中,功率瞬时拉满,但也要观察心率峰值和恢复速度。
小结:别忽略你的心跳!
·心率是最基础的生理反馈指标
·测量方式分为ECG(电信号)和PPG(光信号)
·最大心率需科学评估,分区训练更有效
·心率与功率配合使用,能更全面指导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