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免密支付功能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误购虚拟货币等问题。如果用户发现因免密支付导致未成年人误购了虚拟货币,并申请退款被拒,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联系苹果客服:首先,可以尝试联系苹果客服,说明情况并申请退款。苹果客服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能够提供帮助。
2. 提供相关证据:在申请退款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交易记录、未成年人身份证明等,以便苹果客服更好地了解情况。
3. 联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如果能够确定误购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可以尝试联系该平台的客服,说明情况并申请退款。但需要注意的是,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退款政策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4.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可以咨询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寻求帮助。
总之,在遇到因免密支付导致未成年人误购虚拟货币等问题时,需要保持冷静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相关内容:
一、事实经过
2025年08月01日至08月04日期间,家中一名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监护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与其共用同一Apple ID的iPhone 11设备,在《蛋仔派对》游戏中连续进行虚拟货币购买操作,共计完成21笔交易,总金额达4747元人民币。所有交易均通过支付宝免密支付完成,全程未收到任何来自Apple或游戏方的付款确认提示或二次验证要求,资金被直接扣除。
直至2025年08月04日,支付宝系统因检测到异常大额消费发出电话提醒,监护人才得知上述交易行为。随即关闭支付宝对该Apple ID的免密支付权限,并第一时间致电Apple官方客服(400-666-8800),说明情况为“未成年人误操作充值”,提交退款申请。Apple两次以“不符合退款条件”为由拒绝退款,但未提供具体理由或判定依据。
2025年08月07日,通过网易“家长关爱平台”正式提交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申请。网易方面在确认账号异常充值情况,已关闭该游戏账号,并启动退款流程,目前正在协商处理中。
2025年08月10日,本人在尝试通过App Store下载某银行类应用程序时,被系统强制要求重新开通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否则无法下载。无奈开通支付功能后,立即被自动扣款648元。经查证,该笔扣款系对2025年08月04日一笔此前“扣款失败”的《蛋仔派对》虚拟商品订单的补扣。此时,该游戏账号已被网易冻结,充值已无实际意义,且此前已多次向Apple说明该系列交易为未成年人误操作。再次致电Apple客服申请退款,仍被拒绝。同日(8月12日),本人通过Apple官网自助渠道第二次提交详细说明,仍收到“不符合退款条件”的标准化回复,无任何解释或沟通空间。
二、对Apple处理方式的质疑与法律依据
1. 未履行交易显著提示义务,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在未成年人连续多次购买虚拟商品过程中,Apple未对高频、大额交易设置风险预警,也未通过弹窗、短信、生物识别等方式进行付款确认。
根据《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续费、免密支付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Apple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该条规定,存在明显的系统设计缺陷与监管疏忽。
2. 未主动告知未完成订单风险,导致二次损失
在首次沟通退款时,Apple客服未告知尚有“扣款失败但待执行”的订单存在,也未提示未来可能触发补扣机制,导致监护人在关闭免密支付后仍被强制扣款,造成二次经济损失。平台未尽到基本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责任。
3.在服务已失效情况下仍执行扣款,缺乏正当性。8月10日扣款发生时,《蛋仔派对》账号已被网易官方封停,充值行为无法获得任何虚拟商品或服务,交易目的已无法实现。在此背景下,Apple仍执行扣款且拒绝退款,明显违背公平交易原则。
4. 强制开通免密支付涉嫌“霸王条款”
Apple在用户下载部分应用时强制要求开通第三方免密支付功能,否则拒绝提供基本服务,属于典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消费者选择权的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关于“自主选择权”的规定。

8月1-4日苹果扣款21笔

苹果拒绝退款

苹果第二次拒绝退款

8月10日苹果对4日扣款失败订单不扣款

8月10日补扣款订单苹果拒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