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是理解热量传递和能量转换的科学,它为我们理解笔记本电脑散热原理并采取降温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以下是一些基于热力学原理,帮助您给笔记本电脑降温的方法:
1. "增加散热面积(热力学第二定律与传热面积)"
"原理:" 热量传递的速率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温差以及接触面积有关。增加散热器的表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将热量从内部传导到外部空气中。
"方法:"
使用散热底座(Cooling Pad):这通常带有风扇和更大的散热片,增加了笔记本电脑底部的接触面积和空气流通面积。
清理散热片:定期清理笔记本电脑散热口和散热片上的灰尘,灰尘会阻碍空气流动和热量传递,大大降低散热效率。
2. "增强空气流动(对流散热)"
"原理:" 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空气)流动传递的方式。风扇通过强制对流,可以更快地将笔记本电脑内部产生的热量带走。
"方法:"
使用散热底座:如上所述,散热底座上的风扇就是利用强制对流。
确保通风环境:不要在柔软的表面(如床、沙发、地毯)上使用笔记本电脑,这些材料会堵塞底部的散热孔。确保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坚硬、平坦的表面上,并留出足够的四周空间
相关内容:
以往的视频中为了科普一些流体力学现象,常常会给大家做计算机仿真分析,台式机不够用时,笔记本偶尔也是要上场跑一跑的,这时就会听到它发出的呼呼风声。
与其说这是风声,不如说是笔记本的救命声!做CFD计算这种高负载工作时CPU发热量会急剧增加,若散热不及时,轻则触发温度墙保护使之反应速度变慢,重则蓝屏死机。


但有时我们还不得不让笔记本承担这高负荷的工作,比如搞科研的时候和准备搞科研的时候。那么人为帮助笔记本散热就十分重要。帮它就得先了解它。
解剖!这就是CPU,主要的发热源。CPU的热量先传给导热片,再传给这个黑色的扁管,叫热管。管内有冷却液,在高温端蒸发吸热,另一端液化放热,将热量传给和它焊在一起的翅片。最后风扇从电脑底部把空气吸入,流过翅片把热量带走,并从侧面吹出。我们听到的呼呼风声,主要是风扇吹风的噪音。


结构了解了,那么如何帮它散热呢,我们看热量排出的整个过程,热管、翅片这些内部结构的传热,我们很难改变,那你说可以把这些材料都换成导热系数更高的准备搞科研的时候肯定更丝滑,但改装需要高超的技术和高额费用。咱没经费呀,上面的传热过程大抵只能这样了,看下面风扇这部分,嘿嘿,一不小心到我的流体领域。
这部分是靠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那么流速就十分重要,我用流体仿真软件AICFD粗略计算了一下,流速增大一倍,散热翅片温度就能降低35%。


看来增大流速的办法可行,但笔记本内部零件咱都不好改装,包括这个风扇,然而好就好在增大流速不只有改装里面风扇这一条路,还可以在外面加Buff。
飞智牌压风式散热底座BS1,与笔记本内置风扇里应外合,增加过流风速,提升散热效果。笔记本与散热底座密封棉接触形成密闭空间,底座的涡轮风扇抽取空气增压后从出风口排出,直接吹进电脑内部,增大过流风速。


让笔记本高负荷工作,我们实测一下加散热座前后流经电脑的风速变化。这台笔记本出风口在侧上方,我封住了缝隙,避免外部风干扰。不加散热座时出风口风速约1.5m/s,加散热座后风速约3.3m/s,然后同样工作15分钟,电脑温度由46度降为了38度。



这种底座噪音都好大,但现在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飞智BS1的创新了,采用进口段增加遮罩、出口段增加曲面流道 理顺气流的方式进行了降噪处理,我们看看实验结果:目前的噪音是59分贝,

下面拆除降噪设计,拆除曲面流道,拆除入口遮罩,噪音变成了65分贝,也就是说曲面流道和这遮罩将噪音降低了6分呗,降噪效果明显。


另外,出口流道的设计使噪音最高频率降低了250赫兹,频率降低后也能让人的感受更舒适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