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重要的时刻。拒绝投资人的违规要求是保护你自身、你的公司以及你的职业道德的必要行为。以下是一些步骤和沟通策略,帮助你专业且坚定地拒绝:
"1. 保持冷静和专业:"
不要慌乱或被压力吓倒。保持冷静的头脑,用专业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
深呼吸,整理好思路,确保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拒绝什么以及为什么。
"2. 明确识别违规操作:"
首先,确保你准确理解了投资人的要求是什么,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它为什么是违规的。
违规操作可能包括:要求你做虚假陈述、隐瞒信息、违反法律法规(如反洗钱、证券法等)、进行利益输送、侵占公司资产、做出不道德或非法的商业决策等等。
知道具体是哪方面的违规至关重要,这让你拒绝时更有底气,也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理由。
"3. 准备好拒绝的理由(核心步骤):"
"强调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
“我们公司始终坚持合法合规经营,这是我们的底线。我们无法执行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公司内部规章的要求。”
“我们高度重视商业道德和诚信,任何可能损害公司声誉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要求我们都不能接受。”
"强调对投资人自身利益的保护:"
“我们相信,长期来看,合法合规的
相关内容: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实务中,不少创业公司在引入投资人后,常常面临一类隐秘压力:投资人入局董事会后,以董事身份施压法定代表人,要求配合进行一些“走灰”的操作。比如:违规担保、虚假交易、资金流转给控股母公司,甚至诱导做信披造假。
那面对这类“老板变同桌,老板变同谋”的困境,作为法定代表人,你该怎么办?是配合做“背锅侠”?还是据理力争,自保为上?
本文为你梳理拒绝投资人违规指令的三步策略、法律依据与风险提示。
一、违法的操作,必须拒绝:你不是董事会的“执行工具”
根据《公司法》规定,法定代表人承担的是对公司的忠实与勤勉义务,其核心义务不是“听谁话”,而是“为公司负责”。
当董事会或投资人要求你执行违法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时,你不仅有权拒绝,而且必须拒绝——这是你对公司、对法律的责任。
举例说明:
- 要求你为“没有偿付能力”的母公司提供担保 → 涉嫌违规担保;
- 让你虚构交易对账单做给会计 → 涉嫌虚假信息披露;
- 让你把资金转给投资人的关联企业 → 涉及资金占用或利益输送;
- 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达到特定损失金额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刑法》规定的“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所以,请明确一点:你拒绝违法要求,不是“对抗董事会”,而是依法履职、规避责任。
二、如何合法、有效地“说不”?三步操作建议
第一步:在董事会上明确表达异议并要求记入会议记录
如果投资人以董事会决议方式推动违规事项,你作为董事或参会人员,应当场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写入会议纪要或决议备忘。
例如:“我认为此项担保行为未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会审议程序,违反《公司法》第16条,不能同意。”
留下反对记录,是你“已经尽责”的有力证据。
第二步:私下施压的,也要留证据
不少违规压力是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隐秘渠道”施加的,这类“软施压”虽不正式,但一旦你配合执行,风险全在你身上。
你可以这样做:
- 保留聊天记录、语音或电话录音(录音内容应明确身份、意图、指令);
- 若有第三人在场,制作会议纪要或签字备忘录;
- 邮件沟通建议使用公司邮箱发送,保留时间戳和IP。
这些“留痕”操作,能有效证明你是“被胁迫”“被指使”,为后续免责提供依据。
第三步:必要时诉诸法律或监管救济
当对方执意推进违规操作,你可以选择以下路径制止:
- 若是董事会违法决议:可依据《公司法》第22条提起撤销之诉;
- 若你并非董事,无表决权:可向监事会或股东会报告;
- 若是上市公司,还可向证监会举报违规行为,避免你一人“背全责”。
三、不拒绝的后果:不是“讲义气”,是“背黑锅”
如果你配合投资人做出违规行为,后续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风险类型 | 内容说明 |
民事责任 | 公司因你的签字、执行而遭受损失的,公司或股东可向你追偿。依据:《公司法》第149条。 |
行政责任 | 如虚假信披、违法担保等,被证监会处罚、罚款、列入市场禁入名单。 |
刑事责任 | 若损害金额巨大、性质恶劣,可能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职务侵占”等刑事指控。 |
关键是:投资人决定、你执行,一旦违法,锅不在董事会,在你身上。
四、建议补充动作:用制度与章程堵住“越权指令”
为长期防范此类风险,建议你:
-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涉及对外担保、关联交易、资金调拨等行为,必须经股东会决议;
- 要求重大决策需经特定比例表决通过,避免大股东或单一董事操纵;
- 设立“合规审查”机制,在流程前环节就把不合规操作卡住。
制度是你的盾,章程是你的盔甲。
五、给非法律人的一句话总结
违法的事,一件都别做,投资人逼你也不行。该拒绝时就拒绝,要留证据、走程序,不能把责任都扛自己身上。
你可以这么说:
“这个操作不合法,我作为法人没权限执行,我必须按公司章程和法律流程走,不然出事我要负全责,我不能为难我自己。”
结语:权衡风险的底线,不是看谁有钱,而是看谁签字。
如果你是一位法定代表人,请永远记住:面对违规要求时的每一次拒绝,都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在保护自己的人生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