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别解释一下这两个概念。
"一、 什么是互联网? (大众理解或通用定义)"
从最基本和最广为人知的层面来说,"互联网 (Internet)" 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无数个 smaller networks(小网络)通过特定的协议(规则)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络之网”。
它的主要特点和组成部分包括:
1. "全球性连接:" 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如手机、智能电视等)。
2. "协议基础:" 所有的设备遵循一个核心协议——"TCP/IP 协议簇"(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这是数据能够跨网络成功传输的“交通规则”。
3. "分层结构:" 通常分为物理层(传输介质如光纤、电缆)、数据链路层、网络层(IP协议工作在此层,负责寻址和路由)、传输层(TCP/UDP协议工作在此层,负责数据可靠传输)等。
4. "资源共享:" 提供了信息、计算资源、通信服务等共享平台。
5. "主要应用:" 支持了万维网 (WWW)、电子邮件 (Email)、文件传输 (FTP)、即时通讯 (IM)、远程登录 (Telnet)、网络电话 (VoIP) 等无数应用。
"简单总结: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全球互联的“数字高速公路系统”,让信息
相关内容: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到今天已经50年过去了,在其最初的二十年只服务于特定的人群,属于美国的因特网,并没有在社会上广泛普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人在美国因特网基础上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后,上网不需要专门知识和培训了,而且是免费向用户开放,全世界有条件的人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互联,成就了今天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信息时代从此拉开大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大大加速了地球文明的进程。然而,当“什么是互联网”这个问题放到每个人眼前时,1000个人或许会有1000个答案,平时对其不同的理解并无关系,但如果放到讨论互联网发展这个具体语境当中时,不同层面理解上的差异则很容易造成方向上的误解和冲突。其实也简单,互联网最关键的就是“互联网”三个字,大家都知道是一张网,关键是突出“联”还是突出“互”,以及如何理解“联”。为此,我们专门梳理了普通老百姓、通信领域人士、计算机专家眼中的互联网(分三次发布),以期厘清隔阂,求同存异。
电信人眼中的互联网电信人关注的则是通讯技术的更新换代,因而,他们眼中的互联网是以通讯技术而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1G,2G,3G,4G以及5G。G指的是Generation,通俗翻译就是“代”的意思。1G~5G等的定义,主要是从速率,业务类型,传输时延,还有各种切换成功率角度给出具体实现的技术不同。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意思,2G、3G、4G、5G就分别指第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在新的频谱上制定出新的标准,让广大用户可以享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3G之下,有了高频宽和稳定的传输,影像电话和大量数据的传送更为普遍,行动通讯有更多样化的应用,因此3G被视为是开启行动通讯新纪元的重要关键。
进入互联网络的4G时代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颁发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电子通信行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第四代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在理论上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融合高速互联的5G时代5G是实现高速移动互联的时代,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5G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ps的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在容量方面比4G实现单位面积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在传输速率方面,典型用户数据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Gbps(4G为100Mbps),端到端时延缩短5倍。在可接入性方面,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10到100倍;在可靠性方面,低功率MMC(机器型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增加10倍。概括起来说,电信人是从“联“的角度理解互联网,把原来以“话务”为主的通讯技术转变为数字通讯技术,搭上计算机互联网这趟列车。互联网是一个大的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通讯层和传输层,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具体的应用层(昨天讲过),电信人关心的是通讯层。如果我们用交通运输来形容,假设把互联网比作物理上的高速公路系统的话,计算机专家眼里的互联网是信息高速路(明天讲),电信人关心的是如何让汽车能上高速路,老百姓实际关心的是车上载的货物。百度、阿里、腾讯、各种App等等都是车和货,电信宽带连接、4G、5G等都类似于城市交通网,专家关心的骨干网络传输才是信息高速公路。(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进入互联网络的4G时代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颁发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电子通信行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第四代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在理论上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融合高速互联的5G时代5G是实现高速移动互联的时代,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5G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ps的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在容量方面比4G实现单位面积移动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在传输速率方面,典型用户数据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率可达10Gbps(4G为100Mbps),端到端时延缩短5倍。在可接入性方面,互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10到100倍;在可靠性方面,低功率MMC(机器型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增加10倍。概括起来说,电信人是从“联“的角度理解互联网,把原来以“话务”为主的通讯技术转变为数字通讯技术,搭上计算机互联网这趟列车。互联网是一个大的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通讯层和传输层,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具体的应用层(昨天讲过),电信人关心的是通讯层。如果我们用交通运输来形容,假设把互联网比作物理上的高速公路系统的话,计算机专家眼里的互联网是信息高速路(明天讲),电信人关心的是如何让汽车能上高速路,老百姓实际关心的是车上载的货物。百度、阿里、腾讯、各种App等等都是车和货,电信宽带连接、4G、5G等都类似于城市交通网,专家关心的骨干网络传输才是信息高速公路。(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