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急诊医生支招“防摔指南”

这听起来是一份非常实用和重要的指南!急诊医生每天都能接触到因摔倒受伤的患者,他们最清楚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摔倒以及如何预防。以下是一份根据急诊医生经验总结的“防摔指南”,旨在帮助大家降低摔倒风险:
---
"急诊医生支招:“防摔指南”—— 留住稳稳的幸福"
大家好!我是急诊科的一名医生。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因摔倒而前来就诊的患者,轻则擦伤、扭伤,重则骨折、颅内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很多摔倒事件本是可以避免的。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我给大家整理了这份“防摔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朋友,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摔倒。
"一、 关注环境,消除“陷阱”"
1. "家居环境要整理:" "地面整洁:" 清除地上的杂物、地毯、电线、水渍、油渍等。确保走道畅通无阻。 "光线充足:" 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尤其是在夜间。更换昏暗的灯泡,清理窗户上的遮挡物。 "家具稳固:" 确保家具稳固,桌子、椅子、柜子等不要摆放不稳的东西。沙发、床要有防滑设计或加上防滑垫。 "防滑措施:" 在浴室、厨房等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或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北京本周迎来大范围降雪,雪景动人的同时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不便,雪后摔伤患者比例明显增加。12月11日至12日,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接诊六七十名摔伤患者,急诊医生向您支招“防摔指南”——

“这两天就诊的摔伤患者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年轻人因工作原因外出需求大,所以年轻人摔伤患者占比较大,其次是老年人。”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科主任曹秋梅介绍,降雪后地面道路湿滑,易造成道路结冰,从接诊情况看,患者摔伤原因有车辆打滑被撞引起的,也有因身边人不慎滑倒造成连环摔跤的,其中不乏因摔伤致骨折的患者,其中手腕骨折患者较多。“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滑倒后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撑地,导致摔倒的力量经手腕传导至前臂,造成桡骨远端骨折。”曹秋梅说道。

冬季降雪不可避免,那应如何避免雪天摔跤,摔伤后又应如何处理呢?曹秋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选对鞋

雪天步行鞋子选择非常重要,高跟鞋与硬平底鞋要坚决拒绝。建议穿着能支撑足踝部、鞋底防滑的高帮鞋,凹凸不平齿轮纹深的牛筋底的防滑鞋效果最好。

二、选对路

雪天出行应避免大理石地板等光滑路面,薄薄的一层雪以及反光的雪路也尽量不要踩,同时远离墙体、广告牌匾等建筑。走路要靠马路两边,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或因着急躲车而滑倒。

三、模仿企鹅走路

将身体重心放在前面那条腿,与地面垂直。身体前倾,两脚与肩同宽,手臂放在身体两侧,微屈膝、外八字,双脚不停用摇摆的小步走。同时,雪天出行双手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起到平衡作用。

四、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感觉身体失去平衡,应迅速扔掉手中的物品,尽快下蹲,双手环抱在胸前,防止下意识地用手撑地而造成骨折,同时臀部着地,向左侧或右侧摔倒。也可以双手抱头,用打滚的方式化解冲击力,这样既不会伤到手关节,又能够很好地保护身体关键部位头部。

五、跌倒后不要急于起身

可先自行初步判断摔伤情况,感觉无明显剧痛后再尝试缓慢起身。老年人不要强撑着起身,可向他人寻求帮助。若发现伤处出现红肿、淤青,属于外伤后局部皮下淤血和软组织损伤,可先期进行局部冷敷,伤处消肿后再进行热敷。如果水肿越来越大,应尽快就医。

六、限制活动

一旦发生骨折要立即限制活动,防止伤处移位,同时切不可乱揉乱动,应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并立即就诊。如果是胯骨或腰发生骨折,切记不要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情况严重者,不要擅自移动伤者,要立刻拨打120,注意保暖,等待医生处理。

七、“不太疼”不代表没骨折

骨折是摔伤的严重后果之一,但有些骨折因疼痛不明显不易察觉,因此受伤后要尽快就医。特别是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于常人,这部分人群摔倒后不论是否感到明显疼痛,都建议尽快到医院挂急诊遵医嘱做个检查,避免延误病情。(转自 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 北京同仁医院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