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这话说得很有趣!关于超频,它确实像是一个永恒的计算机话题,但说它“永不过时”可能有点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超频的核心原理和吸引力,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消失。"
让我们聊聊超频那点事:
"1. 什么是超频?"
超频(Overclocking)就是指将电脑硬件(主要是CPU和GPU)的运行频率设置得高于其官方标称的额定频率。简单来说,就是让它“跑得更快”。
"2. 为什么有人超频?"
超频的主要动机就是追求"更高的性能"。在同等价格下,超频可以让硬件发挥出更强的计算能力;或者在硬件性能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超频获得相对更低的购买成本(如果自己动手的话)。此外,超频也带有一定的"技术挑战和乐趣",是硬件爱好者探索硬件极限、满足好奇心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带来一定的"社区认同感"。
"3. 超频的核心原理(相对“永不过时”的部分):"
"提升时钟频率:" 这是最核心的操作,通过调整BIOS/UEFI设置,让CPU/GPU内部的时钟信号发出更快,从而完成更多计算周期。
"调整电压(Vdroop等):" 为了让硬件在更高的频率下稳定运行,通常需要适当提高工作电压。虽然现在有更
相关内容:
一说超频,对资深的DIY小伙伴大概马上兴奋起来了,但对新朋友来说多少有点陌生,如今很少再有可以大幅超频的产品,所以很多人也就不太关注了。但反过来,厂商倒是蛮关注的,大概是想表现设计制造精良吧,现在能“傻瓜式”超频的产品可能比之前还多,这你敢信?蚊子腿也是肉,超一点就强一点,咱们就来看看“现代”超频到底啥样吧。

在最常见的CPU超频方面,这一功能如今已经成了一种区别产品档次的参数。例如英特尔仅在高端的Z系列芯片组和部分K型CPU中提供超频功能,AMD的超频政策更加宽松,但也在入门级的A系列芯片组中默认关闭了超频功能。是否支持内存超频(其实就是超过CPU标配频率)也关乎定位,近期英特尔就刚刚将这一功能普及到了主流型号B560、B660中。

当然,这些功能并非是完全不能破解的,比如非K型的酷睿也可以通过提升基频来超频(正统超频是提升倍频的),只是核心厂商会施压或者用BIOS微代码等技术手段阻断,还不提供质保,真的是“我不给的你不能自己要”的意思。当然,对超频有信心,准备搏一把的话,在购买时还要注意主板的型号,只有部分主板提供了基频超频功能。

在超频方式上,传统的进入UEFI BIOS界面,手动设置基频、倍频、电压的方式早已过时,如今CPU厂商的管理软件,像英特尔XTU(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和AMD的Ryzen master都可以设置超频,还可以自动检测和设置频率,甚至根据需要的工作模式来调节核心数量,超频设置非常简单。


显卡也是如此,很多有实力的厂商会推出自家的显卡管理软件,其中有不少就带有超频功能。至于内存,则可以使用主板管理软件来超频,其中有些主板管理软件还带有CPU超频功能,但功能比CPU厂商的专业软件差一些。

还有很多第三方软件也可以调节CPU的频率和电压等设置。例如针对锐龙的超频软件ClockTuner for Ryzen(简称CTR)不光能超频,还能同时进行优化,降低功耗;还有一些内存超频软件,在操作系统中调节内存参数,和厂商管理软件相比更直观方便,而且现在也都加入了“保险”功能,超频过度会自动恢复,比以前反复重置BIOS方便太多了。


如今超频也早已不限于CPU、显卡、内存,存储、显示也能超频。SSD还算比较传统,通过写入修改过的固件来提升主控、闪存芯片的性能。很多165Hz、280Hz的显示器,其实是优化过的144Hz、240Hz显示器,其最高刷新率就是一种超频状态,操作倒是更简单,一般在显示器自带的设置中就有超频选项,选择后才能设置到165Hz、280Hz这样的刷新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