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式太极传人称太极拳能实战,杨露禅号称杨无敌!雷雷回应被嘲笑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话题:
1. "和式太极拳与实战性:" 和式太极拳(或称和太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由和兆元创立。 和式太极拳的特点在于其动作相对紧凑、圆活,步法灵活,身法中正。它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原理。 关于其“实战”能力,太极拳界以及练习者中存在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认为:" 太极拳的核心在于培养内在的“气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反应速度。通过长期练习,可以“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化解对方的攻击,并给予反击。这是一种“内家”的实战技巧,强调技巧和身法,而非单纯的力量对抗。一些太极拳大师和高手在实际演练或有限制的推手(Tui Shou)中展现了其独特的制胜方式。 "质疑者认为:" 太极拳的动作通常比较缓慢,看似柔和,但在真实的、快速的、力量集中的攻击下,其有效性可能会受到质疑。与一些强调直接力量、速度和刚性的格斗术(如拳击、跆拳道、摔跤等)相比,在直接的对抗中可能处于劣势。实战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练习者的功力、悟性以及训练方式是否贴近实战。
2

相关内容:

北京时间5月30日,和式太极拳嫡宗传承人和有禄对马保国事件作出了评价,他说道我有三个看法:1.传统太极拳是能实战的,像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号称杨无敌,经历过不少的打斗;2.现在有些太极大师不能打,是因为这种训练方法不对,或者是对太极拳有误解,都是在说招,都是在说拳没有真正的练,要想太极拳能真正的实战需要正确的训练方法,还要有训练的量,要认识到太极拳也是讲究快的,不是一味的慢,太极拳讲究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就是得机得势如泉涌出,入脾燃火,都是要求有慢的时候也有快的时候,太极拳要后发制人,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太极拳一定能打。

和有禄大师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太极实战第一人韩飞龙他在擂台上的很多技巧都是以太极拳为基准悟出来的,比如他的必杀技“舍身踢”,这一招的威力极大,还有下腰抱踝摔,利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他批判现在的某些太极大师不能打是因为只是动嘴皮子而没有真正的去练,就算练了训练方法也存在问题,和有禄大师没有批判马保国是一个伪大师、江湖骗子,不过他默许了马保国是太极大师,这让雷公太极的创始人魏雷有些不满,在和有禄大师发声后雷雷回怼了他。

太极雷雷在社媒上炮轰和有禄:建议这类人就别出来瞎扯淡了,马保国练的是形意拳和太极拳没有半毛钱关系,还嫌太极拳背的锅少吗?杨露禅进北京的时候40岁,少校时是河北永年的长工,学拳是在河南陈家沟,学了18年,他所创的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方,这样的人可能好勇斗狠吗?自己百度一下杨无敌说的宋朝杨家将。先不说您的太极拳打的怎么样,历史人物是不是该先了解清楚在发言?以讹传讹,盲目崇拜,你觉得你练得没错,你上擂台打一个给人看看。

雷雷再一次抛出了自己的观点,马保国虽然创造的门派叫“浑元形意太极门”但跟太极拳没有任何关系,马保国是练形意拳发家,他师承郭云深,他在自己的门派中加入太极二字只是为了在国外招生时有一个噱头。雷雷这个观点有不少的拳迷已经接纳了,不过雷雷之后的发言就闹了一个大笑话,他说杨露禅的绰号不是“杨无敌”,杨无敌是说的北宋杨家将,他这个言论被拳迷们嘲笑了,雷雷才是那个没有读过历史的人。

杨露禅10岁进入河南陈家沟学拳,31岁时已经名震河南后返回家乡永年县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可以说打遍家乡无敌人,遂被举荐入京,进京后前来踢馆者甚多,杨露禅一一应战取胜,因为名声太大还有不少社会黑道人士挑战,杨露禅照单全收,他可以说是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遂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名声大噪,所以杨露禅的绰号的确叫“杨无敌”,太极雷雷作为太极拳的一个分支,竟然不知道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叫“杨无敌”岂不是贻笑大方。

雷雷口中的宋朝杨家将说的是北宋名将杨业,他在公元前980年于雁门关之战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雁门关之战杨业带领区区几千骑兵大败辽景宗10万精锐,被辽人称之为“杨无敌”,据说辽兵听到杨业之名就以失魂三分,,他杨无敌的名号也是实至名归。但谁说中华历史只能有一个“杨无敌”呢?太极雷雷这一次闹了大笑话,看起来此人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他之前抛出的观点都让人生疑啊。

文/颜小白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