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多人在清洁眼镜时可能都犯过类似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对眼镜片和镜框造成损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清洁方式以及正确的清洁方法:
1. "直接用手或衣服擦拭":手和衣服上可能含有灰尘、油脂和其他微小颗粒,这些可能会刮伤眼镜片。
2. "使用普通自来水或热水":普通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可能会在眼镜片上留下水垢,而热水可能会导致塑料镜框变形。
3. "使用化学清洁剂":如家用清洁剂、酒精或氨水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损坏镜框的材质和镜片的镀膜。
正确的清洁方法应该是:
1. "使用专用的眼镜清洁剂":市面上有专门为眼镜设计的清洁剂,它们通常不含刺激性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去除污渍而不损伤镜片。
2. "用微湿的软布擦拭":将眼镜放在微湿的软布上,轻轻擦拭即可。如果眼镜上有难以去除的污渍,可以适当增加布的湿度,但不要让水滴落在镜框上。
3. "定期更换清洁布":为了防止布上残留的污渍再次刮伤眼镜片,应该定期更换清洁布。
4. "避免在眼镜上产生水汽":如果从室外进入室内,或者从冷的地方进入热的地方,应该先让眼镜逐渐适应温度变化,避免在镜片上产生水汽
相关内容: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你平时怎么清洁眼镜?用衣角随手一擦、对着镜片哈一口气再用纸巾抹干,或是直接用镜布来回擦拭?这些看似利落的动作,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你的镜片。

来源:千库网
眼镜,作为许多人日常不可或缺的“伙伴”,却往往在清洁环节被忽略。眼镜已经不只是一对玻璃镜片,更多的是以高分子材料为基材,覆盖着多层精密光学镀膜的科技产品。对待它,也需要一点科学的呵护。那么,眼镜到底该怎么清洁呢?
01
你的镜片,其实挺“娇气”的
现在的镜片更多的是用更轻、透光更好的高分子材料,比如树脂。它表面覆盖着好几层精细的镀膜,每一层都有各自的用处:
增透膜:减少反光,提高透光率,降低镜片的散射率,看东西更清晰。晚上开车或者对着电脑的时候,尤其能感觉到它的帮助。
防静电膜:防止灰尘、绒毛、纸屑等轻易粘在镜片上。
防水防油膜:让水滴和油污不容易附着,一擦就掉。
耐磨膜:作为最外面一层,负责抵抗日常使用中的小刮擦。

来源:Rollro.com
这些膜层一旦损坏,眼镜就不只是“看不清”那么简单:
清晰度下降:可能出现散射光、重影、雾感或者眩光。
眼睛更容易累:你会不自觉更用力去看,时间一长,眼睛容易酸胀、干涩,甚至头痛。

来源:千库网
镜片寿命变短:镀膜一旦损坏了,镜片基本就报废了, 就得换新的。
02
这些常见清洁误区,可能你正在做
用衣服、纸巾干擦
这是最伤镜片的行为之一。镜片上的灰尘就像小沙子,直接干擦,无异于用砂纸磨镀膜。
随便用酒精、洗洁精擦拭
这些东西虽然能去油,但长期用会腐蚀镀膜。即便是低浓度酒精的清洁棉片,也不建议天天用。
用水冲完不擦干
冲水可以冲掉灰尘,但如果不及时擦干,水垢残留会让镜片越来越糊。
眼镜布用法不对
眼镜布久了不洗,比衣服还脏!即使用干净的布干擦,也容易裹着灰尘划伤镜片。最好先用清水冲洗,再轻轻吸干。
从来不清洗眼镜盒
眼镜盒用久了里面也会积灰藏菌,干净的眼镜放进去,没一会儿又脏了。

来源:千库网
03
这样清洁,眼镜更耐用
首选眼镜专用清洁剂,中性配方更温和。
选择无酒精、无氨、无香精的中性清洁剂,这类清洁剂专为镜片镀膜设计,能有效去除油污和灰尘,同时不会腐蚀镀膜。
冲洗时用流动的清水,不要用热水或冰水。
最好是常温的自来水,避免用热水或冰水。清水的作用是冲掉镜片表面的灰尘颗粒,避免干擦时颗粒划伤镀膜。
定期用小刷子和洗洁精清理眼镜盒。
准备一支小毛刷和中性洗洁精,用于定期清洁眼镜盒。
04
几个保养小习惯
摘戴眼镜时用双手:很多人习惯用单手摘戴眼镜,这样会导致金属镜框变形,镜片与镜框的贴合度下降,容易进灰尘。正确做法是“双手分别握住镜框两侧,轻轻摘戴”。
不戴眼镜时放入眼镜盒:避免将眼镜随意放在桌面、口袋或包里,防止被硬物划伤。也不要将眼镜和钥匙、手机等硬物放在一起,容易被碰撞导致镜片破碎、镜框变形。
避免长时间暴晒:高温会导致镜片镀膜受热变形、脱落,镜框也会因高温老化、变色。
定期检查眼镜:每隔1-2个月,检查镜片是否有划痕、镀膜是否有脱落、镜框是否有变形。如果发现镜片有明显划痕,影响视物,应及时更换镜片,避免加重视觉疲劳。
更换眼镜布:超细纤维眼镜布使用3-6个月后,会出现纤维老化、起球等情况,此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眼镜布,别再用旧眼镜布擦镜片了。

一副清晰舒适的眼镜,不仅依靠精准的验光与优质的镜片,更离不开日常的细致维护。改变一个小习惯,或许就能延长眼镜的寿命,也让你的视野长久清晰。
从今天起,不妨用更温柔的方式对待这位“无声的伙伴”——它安静地陪你看世界,也值得被好好照顾~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来源: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