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三农”丨小龙虾养殖:“南北接力”+育种“零”突破

我们来解读一下“数说‘三农’丨小龙虾养殖:‘南北接力’ 育种‘零’突破”这个标题。
这个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数说‘三农’”": 这是一个系列或板块的名称,表明内容聚焦于用数据、事实和案例来阐述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领域的发展变化和成就。 它强调客观性和量化分析,旨在提供清晰、直观的视角。
2. "“小龙虾养殖”": 这是文章的核心主题,具体指明了报道的对象是水产品养殖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小龙虾。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在中国发展迅猛,成为一些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备受关注。
3. "“南北接力”": "字面意思": 指的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地区在小龙虾养殖领域互相学习、支持和协作的过程。 "深层含义": 可能暗示了: "经验交流": 南方(如湖北等地,传统主产区)的成熟养殖技术、病害防控经验等向北传播;北方地区可能在土地、环境等方面有优势,也在参与或提供支持。 "产业转移或协同": 随着南方成本上升或环境变化,部分产业环节或养殖活动可能向北方转移,形成南北共同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农民日报】

随着夏日来临,小龙虾再次成为夜宵界的宠儿。今年的小龙虾供应能够满足食客们的需求吗?即将被端上餐桌的那盘虾,又产自哪里呢?

近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5)》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面积、产量分别达3050万亩、345万吨,同比增长3.39%和9.07%,产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从全国淡水养殖品种来看,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9.76%,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4位。区域上,我国小龙虾养殖分布广泛,目前有27个省份开展了小龙虾养殖,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沿江湖区,凭借水热同步和丰富的水域、稻田资源,成为小龙虾养殖的集中地区。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五省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90.45%,其中,湖北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16年到2024年,小龙虾养殖产量增长193.82%,年均增长率达14.42%。

不过,非主要产区的食客们也不用着急。近年来,我国小龙虾养殖呈现“南下北上”的趋势,分别向广西、海南等亚热带、热带地区和黑龙江等东北地区拓展,利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实现了小龙虾市场错位供给。比如东北地区养殖的小龙虾在7~9月集中上市,恰逢南方小龙虾主产区进入尾市,填补了市场空档期。

种苗是水产养殖的“芯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养殖的质量效益。传统上,小龙虾苗种生产以稻田、池塘自繁为主,操作简便、成本低,但存在种质退化、苗种规格不均等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强小龙虾新品种研发培育,创新小龙虾繁育技术模式,加大小龙虾良种场、规模化苗种场等建设,小龙虾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江苏选育的“盱眙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经农业农村部公告,实现了小龙虾新品种零的突破。

从育得好到养得好,我国小龙虾产业正加快由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持续满足消费市场的味蕾需求。

《数说“三农”》⬇️往期回顾⬇️

10组数据,看2024年农业农村成绩单!

土特产为何成为年货经济“新C位”?

他们,让农田变身“科技秀场”!

25万架植保无人机:春耕时节的科技新军

精量播种机,开启科技播种新模式

云南咖啡为何能“代表中国”?

好牛产好奶,奶罐有保障

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好牛吃好料,关于青贮饲料了解多少?

国产种猪是如何培育的?

监制:卢静 编辑:李忆宁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