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一池两用”的小龙虾生态轮养要领。这种模式旨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池两用”通常指的是在一个养殖池中,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生长习性,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区域进行轮作或混养,最常见的模式是 "“小龙虾+植物(如水稻)”" 的生态轮养。
"专家告诉你小龙虾生态轮养要领:"
"核心理念:" 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阳光、浮游生物等资源,构建一个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养殖模式。通过种植植物(特别是水稻)与养殖小龙虾相互促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一、 选址与建池要领:"
1. "水源保障:" 水源要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且独立,最好有水处理设施(如沉淀池),确保水质安全。
2. "土壤条件:" 选择壤土或沙壤土,保水保肥能力适中,排灌方便,pH值适宜(6.5-8.5)。
3. "池形设计:"
"形状:" 最好建成长方形,东西走向,便于采光和通风。
"深度:" 池深一般1.5-2.5米,分为浅水区(种植区
相关内容:
(记者李先宏、通讯员周小平、孙伟、张琪)2月18日,武汉市首期小龙虾与鳜鱼生态轮养技术培训班在东西湖区新沟镇开班。该市水产推广指导中心专家针对早春低温天气虾苗繁育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现场讲解指导。
专家详细讲解了控制青苔、池塘肥水、投喂优质开口饵料、种植水草,以及防治小龙虾冻伤病等养殖要领。专家说,防治小龙虾冻伤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位,避免结冰而使水位变低;保持水质环境肥沃、洁净以及稳定的PH值,以保证小龙虾的健康活性。
小龙虾抗低温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巡塘检查。早春的小龙虾活动量大大降低,但在晴朗天气出现时还是会出来进行觅食等活动,因此要定时定期检查小龙虾的活动情况,随时观察其摄食量是否有较大的变化。另外,还要勤观察池塘水质情况,注意预防小龙虾病害。
专家介绍,小龙虾养殖新技术,一池两用,即上半年养殖小龙虾,下半年养殖鳜鱼,规避了小龙虾与鳜鱼养殖市场风险,这种生态养殖产品品质高又增效。培训班学员、新沟镇长湖村小龙虾刘涛承包鱼塘30余亩,去年小龙虾亩产1.1万元。通过专家现场指导,他更有底气了,打算下半年增加养殖鳜鱼,力争年收入翻番。
据了解,武汉市在黄陂、新洲、江夏、蔡甸、东西湖和汉南等6个新城区建立了小龙虾养殖基地,养殖水面超过30万亩。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汉中胤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5家养殖户,养殖面积1800余亩,年提供优质虾苗20万斤。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