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最近发布了一项新规,要求所有新购买的Windows 11设备在首次开机时必须连接到互联网,并自动下载和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这一政策引起了用户的广泛担忧,因为许多用户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并且可能会对那些没有稳定网络连接的设备造成不便。
这项新规的具体内容包括:
1. "强制联网":新机在首次开机时必须连接到互联网,否则无法完成初始设置。
2. "自动更新":一旦连接到互联网,系统将自动下载并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用户无法选择跳过或延迟更新。
3. "隐私担忧":用户担心微软会通过这一政策收集更多的用户数据,用于分析和商业目的。
微软的这一政策引发了用户的强烈反应,许多用户表示不希望自己的设备在首次使用时就被强制联网和更新。他们认为,用户应该有权决定何时以及如何更新自己的设备,而不是由微软单方面强制执行。
对此,微软表示,这一政策是为了确保所有Windows 11设备都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然而,这一解释并没有平息用户的担忧,许多人仍然认为微软应该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用户隐私和系统控制的讨论,许多用户和隐私倡导者呼吁微软重新考虑这一政策,给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微软尚未对此政策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但这一事件无疑将继续引发广泛的
相关内容:
9月1日消息,微软最近悄悄给Windows 11用户“加戏”了。新推出的KB5065848等更新包,直接把开机设置流程(OOBE)改成了“强制联网更新”模式。简单说,以后新电脑第一次开机,只要连了网,系统会自动下载关键驱动和漏洞补丁——你想跳过?没门。

这事儿科技媒体Neowin最先曝出,微软官方文档倒是没细说,只提了句“优化OOBE体验”。但明眼人一看就懂:以前还能断网跳过更新,现在除非你死活不联网,否则必须等它装完。有网友吐槽:“我买台新电脑还得先看微软脸色?”也有人支持:“总比裸奔中毒强吧?”

其实微软这招不算新鲜。早前Win10就试过强推更新,结果因为蓝屏、卡顿翻过车。如今Win11卷土重来,技术上是为安全考虑,可用户选择权又少了一块。毕竟不是谁都想一开机就耗流量等更新,尤其那些急着用电脑的上班族。
说到底,微软在“为用户好”和“尊重体验”之间,这次明显偏向了前者。你觉得这种“家长式”操作能接受吗?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注: 全文基于微软官方文档及Neowin报道,观点部分采用用户常见反馈平衡呈现,无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