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科研气球的精彩描述,它确实扮演着独特且重要的角色:
"科研气球:翱翔在飞机之上 卫星之下"
在广阔的地球大气层中,存在着一个独特的科研平台——科研气球。它并非像飞机那样依靠引擎推动,也不同于卫星那样通过轨道运行,而是巧妙地利用地球大气的浮力升空,成为了人类探索大气、宇宙以及地球科学的得力助手。
"翱翔在飞机之上:"
   "超高平台:" 科研气球的升空高度远超大多数常规飞机的巡航高度。它们可以被放飞到平流层,也就是距离地面约10至50公里的高空。这个高度范围对于研究高空大气物理、化学、气象现象(如极光、流星、云层结构)、天文观测(避开地面大气干扰)、以及空间环境(如宇宙射线、高能粒子)至关重要。
   "稳定平台:" 在平流层,气流相对稳定,风速较低,为搭载的科学仪器提供了极佳的观测条件。这使得气球成为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科学观测的理想平台,远非飞机短时间、大起落的飞行所能比拟。
   "灵活部署:" 相比卫星需要复杂的发射和轨道维持,气球的放飞和回收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这使得科学家可以根据研究需求,灵活地部署气球,进行定点观测或沿特定路径飞行。
"卫星之下:"
相关内容:

世界观公司的科研气球正在充气。图片来源:《自然》杂志官网
几十年来,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内的诸多机构,已经将气球携带的实验室,放飞到飞机之上、卫星之下的高度。
美国西南研究所行星科学家、世界观公司联合创始人艾伦·斯特恩说:“商业气球飞行具有新的能力,开辟了新的科学类型,例如对自然灾害的低成本监测,或通过研究地球地质来探索金星等。”
卫星可以覆盖全球,但提供的图像分辨率较低。相比之下,气球到达的位置优势显著,可以非常仔细地考察小面积土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行星科学家卡尔·希比特茨认为,我们需要气球的观测,它们实在太强大了。
上述观点呈现在近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下一代亚轨道研究大会上。然而,真正让业界感到惊讶的是,像世界观公司这样的私人企业,也已经能将有效载荷迅速而低成本地送到16公里—30公里以上的平流层。
私人企业入场让科研成本速降
世界观公司真正进入气球观测科学界的“法眼”,是在2017年,其开发的标准化Stratollite平台引起了轰动。平台悬挂在气球下方,可以进行一个或多个实验。
斯特恩说,如果一个有效载荷挂载在NASA的气球上,花费可能超过100万美元,但如果与其他实验共享一个Stratollite平台,则只需几万美元就能搞定。
世界观公司首席执行官简·波特表示,2018年,其目标是每月飞行4次。每个气球都会将一个Stratollite平台送上平流层。迄今为止,最长的飞行持续了5天,但不久将能够进行为期数周的科研飞行。
西南研究所行星科学家罗伯特·格林在去年10月利用气球开展了实验,以测试自己设计的设备可否执行金星探测任务。地球表面太热,设备不能长时间工作,而金星大气层条件温和得多,用气球测试更合适。
乘坐世界观公司提供的气球,该设备从爱达荷州起飞,飞行了500公里后,在蒙大拿州下降。像飞行的探测器那样,气球上搭载的设备,在飞掠下方花岗岩丰富的山脉时,测量了设备电气性能变化。如果在金星上采集此类数据,可以弄清金星地表或地下的地质情况。他们希望今年5月继续进行实验。
此外,世界观公司还找到了一种方法,让气球稳定在特定高度。自去年9月发生毁灭性的玛利亚飓风后,该公司一直在测试气球在各地提供互联网连接的能力。
NASA正努力研发长期研究平台
NASA科学副部长托马斯·泽尔布陈说,对许多实验来说,世界观公司提供的平台确实很有帮助。但NASA科学家也在开发更先进的下一代气球技术,包括可以飞行100天的超级压力气球。这种气球适合长期进行天文观测等研究,当然,这类项目一直面临成本和技术挑战。
中佛罗里达大学行星学家爱得瑞妮·德芙说,平流层气球为太空探索背后的物理学提供了新机会,比如研究在低重力条件下,尘埃如何聚集在一起——这对于月球和行星探测非常重要。“我的兴趣是开发气球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相关研究的能力,但目前还没实现。”
对未来充满期待的还有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航天工程师们。他们希望利用平流层气球,听取来自地震的低频次生信号,以此来测试今后可能在金星开展的地震探测任务。房琳琳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