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爷叔!没问题!没有智能手机,乘坐公共交通其实也完全没问题,老办法照样用。主要就是多利用人工服务。这里给您总结几个关键点:
1. "提前准备 - 买好车票是关键:"
"去地铁站/公交站附近的售票点买票:" 大部分地铁站、公交总站或者繁华地段的交通枢纽,都会有售票窗口或者自动售票机(但可能需要投币或使用现金,自动售票机有时也需要学习使用,可能需要工作人员帮助)。
"了解线路和票价:" 买票前,最好能搞清楚您要坐的线路、大致的站点和票价。这可以通过:
查看站牌上的线路图和票价表。
到售票窗口问工作人员。
找附近带大屏幕的电子报站屏看信息。
"准备零钱:" 最好备一些零钱,特别是公交车上,有时司机阿姨爷叔可能不找零大票,或者自动售票机只收现金。
2. "上车/进站 - 怎么投/检票:"
"公交车:"
"在车头或车尾投币:" 按下投币箱旁的按钮,然后投入正确的票款。投完后会听到“叮”一声或看到显示。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为了疫情防控,目前在上海乘坐公交车、地铁、轮渡等公共交通工具,需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随申码绿码,而这往往依赖于智能手机。如果没有或不会用怎么办?身份证和“离线码”也能派上大用场。
如果这两样中,只带了一样呢?那就要分情况来看。如果只带了“离线码”但没带身份证,乘车也没有太大问题。乘公交车只需出示“离线码”并刷卡付费,乘地铁或轮渡,除了出示“离线码”还需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行登记。相反,如果只带了身份证却没带“离线码”,可以乘坐地铁,但无法乘公交和轮渡。乘地铁前,还需要凭身份证在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信息助查,核验通过后才能刷卡进站。
还有一种是带着交通卡和“离线码”乘坐公交、地铁和轮渡,但前提是需要家人或朋友帮忙,帮您在“上海交通卡App”上,把所用的交通卡和您的身份信息提前关联好。在这里小坊倒是有个提议,地铁或轮渡的服务中心是否也能提供便利,帮助老人将交通卡与身份证进行关联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佳伟 审核: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