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和颐之外,如家归宿”可以理解为:
"和颐 (Hé Yí):" 可能指一个特定的品牌、场所或某种体验,但在这里被用作一个代表,可能暗示着一种特定的服务、环境或感觉,但可能并非完美无缺,或者已经不再满足需求(“之外”)。
"如家 (Rú Jiā):" 通常指“如家酒店”品牌,代表着一种亲切、舒适、便捷、经济实惠的住宿体验,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归宿 (Guī Sù):" 指最终的落脚点,一种归属感,一种让人感到安心和舒适的地方。
"所以,这句话的整体意思是:"
除了“和颐”所代表的那种特定的(可能并非完美或不再满足需求的)体验之外,“如家”则提供了一种像家一样舒适、便捷、经济的归宿感。
"可能的语境:"
"酒店评论或推荐:" 有人在比较不同酒店品牌时,表达了对“如家”的喜爱,认为它更符合自己的需求,是一种可靠的“归宿”。
"品牌营销:" “如家”品牌在宣传自己时,可能用“和颐之外,如家归宿”来强调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以及自己更贴近消费者、更像“家”的优势。
"个人感受:" 有人在经历了不满意的住宿体验
相关内容:
4月1日,如家酒店集团与首旅酒店(开曼)完成合并,如家纳入首旅集团,成为其子公司。如家即将离开闯荡了十年的纳斯达克,转身回到A股市场。
打出“和颐”这张高端牌
据说,沈南鹏、梁建章、季琦等创办如家的原因很简单。当年创办携程网时,他发现用户在携程上订旅馆时,经常询问有没有干净、舒适又价廉的酒店。于是2002年,如家成立。到2015年底,如家旗下酒店品牌有2922家酒店投入运营。
2012年之后,经济型酒店市场已高度饱和,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低价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人工成本和物业租赁成本不断攀升,一线城市的上涨幅度甚至达到了300%。
近年来,如家在营收、利润、入住率、平均房价等重要指标上都出现了持续性的下滑, 200元左右的房价,已经无法承受物业折旧、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截至2015年底,如家投入运营的2922家酒店总收入约为66.71亿元,全年净利润则为3.74亿元,同比下降30.2%。
如家的想法是在中高端项目上发力。高端酒店利润更高,在相同的物业成本上,高端酒店客房收入高出经济型酒店50%以上。在中端酒店市场中,如家确实是较早的尝试者之一。但是,其中端转型战略并未成功。

(某市和颐酒店内部房间图)
和颐酒店是如家在2008年推出的中端商务连锁品牌,但是中端市场尝试不利,如家决定将和颐酒店升级为中高端酒店。2015年4月初,如家推出中端酒店品牌“如家精选”,致力于服务年轻的商务人士,和颐则向更高消费层次升级。
竞争对手华住在2012年推出全季酒店,它照搬了和颐的价格,却通过简化装修材料和设施,降低了造价,选用的洗漱用品、床上用品、地毯等更便宜。大致相同的定位,因为成本优势,加盟商更愿意选择全季酒店。和颐不再拥有扩张的主动优势。
如家必须要找寻新方向。
Airbnb 中国的少学徒们,点燃了国内短租住宿市场,不断抢占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如今一个民宅也能承担接待酒店客人的能力。”如家CEO孙坚已经感受到了新模式对经济型酒店的冲击。
在回归A 股之前,如家已经开始“讲故事”了:做公寓,做民宿。去年12月底,如家推出长租公寓——逗号公寓,其第一家门店正式开业。2016年3月,如家正式启动民宿项目。这其中,民宿客栈尤为值得关注。
由于房地产要去库存、政策在放宽等优势,民宿客栈开始变得红火。去年,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并规范民宿发展。各路资本纷纷想在这片蓝海中分一杯羹。
去哪儿网于2014年设立独立品牌——去呼呼,主打非标准住宿产品市场,为房主提供信息管理工具、销售平台等服务;途家用B2C模式寻找房源,然后由专门的经理人带领团队来负责管理,让租客在线预订消费;中国新城市将在线预订与自有民宿管理运营相结合;餐饮公司外婆家也斥资6 000万元要做高端民宿……
如家坐不住了。
民宿个性化VS酒店标准化

如家打算继续采用当年的规模扩张捷径,让民宿都加盟自己的民宿品牌“云上四季”,然后输出自己的品牌资源与管理资源。接入云上四季的民宿均免加盟费,只收取比标准化酒店的费用还低近50%的品牌服务费。然后,再按照一定比例向加盟商收取销售佣金。
由于民宿客栈的地域、形态有所不同,无法让所有业态的民宿业主均承担高额的加盟费用。如家只能用闲置的服务和品牌去变现,让门槛低一点,加盟者更多一点,把规模调整到期望值。云上四季民宿在今年达到300到500家的规模,此为如家的规模计划。
一个强调标准化管理,一个强调个性化经营。如家怎样最大可能地整合两种模式,释放出双方的能量?
“位置在景区,房量限制在30间内,有地域个性化特色,属地合法,业主自主管理,价格自定。”从如家公布的加盟条件可以看出,客栈业主会有自主经营的空间。
3月,如家已在全国8个城市签约了33家民宿作为样板店,试点系统运作和管理模拟,开始正式运营并开放合作。按照计划,如家将重点布局云南、江苏、浙江、上海、海南、福建、广西等地。
接下来,如家对加盟的民宿应该进行“系统控制”。通过已经成熟的加盟管理系统,将房间预订、会员、房间物品等通过系统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这些加盟的民宿客栈集中起来后,在房间预订和会员积分等部分就实现了标准化。同时也能对加盟的民宿客栈经营情况进行了解,进一步提升这些民宿客栈的入住率和复购率。
这是标准化带来的好处,弊端则是民宿客栈的经营多少会受到一些约束,灵活度短期内降低。如果加盟的民宿客栈不能在短期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提升,这些标准化的努力就会受到挑战。
市场上对于民宿的安全、卫生资质争议颇多。按照如家负责人的表述,在符合基本条件后,如家也会对民宿的物业做检查认证、配备管理系统,并对同区域民宿共享费用数据标杆和宾客网评,并且会有考核与退出机制。
客栈内外,场景消费
客栈里卖土特产?有一个时髦的词称之为“场景消费”。酒店正在成为“住宿+购物”的新入口。入口需要规模化的流量,拥有大量客房的连锁酒店,是天然的大入口。如家、尚客优、亚朵都有类似的电商平台。
电商收益
除了住宿收益之外,民宿客栈还可以通过特产销售来提高收入。在此基础上,如家可以构建新的电商平台,将这两部分的收益电商化。近5 000万会员在住宿期间和离店后还能持续产生消费,进一步榨取会员价值。
如家优选是如家推出的基于手机端的移动购物平台。在如家的前台、客房,都会有如家优选相关产品的二维码,手机扫描后便能进入商城。它给你的感觉就是东西不会很贵,只要讨你喜欢,你总是能很快做出抉择。对如家来说,如家优选只是一个轻电商平台,从公司稳健的经营角度出发,如家优选会成为除客房收入之外的另一个增量收入。孙坚曾经表示:“旅行是土特产最好的销售平台,这个平台年销售收入至少可以做到5亿至10亿元。”
以较少的投入抓住更多盈利点,如家优选其实也像一个“造概念”的项目。未来,它可以帮助如家在本本市场做出更大的估值。
旅游资源收益
随着酒店业竞争的不断白热化,单纯的住宿收益会日益受到挑战,从如家不足200元的平均客单价可以看出,酒店业急需拓展关联行业收入。
作为伸入到各地景区的触角和据点,如家民宿还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取出行收益。首旅集团收购如家之前已经布局租车行业,借助此次民宿市场的发力,出行市场在一定程度能够获得发展。
民宿还可以提供导游服务。许多民宿客栈的老板本身就是一名好导游,部分本来就有导游背景。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进一步进行整合,这次如家进军民宿市场将充满很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就看民宿市场有多大了。从中国来看,这个市场随着90后进入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市场空间有着足够大的想象力。或许还有5~8年的时间,民宿市场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可以肯定的是,当民宿越来越像酒店的时候,谁有运营经验和客户,谁就会胜出。
要小而美,要精准
“如家未来会成为什么?前端要小而美,要更加精准。”孙坚已经给如家的未来定性,“小而美是指要更多的小而有个性;但精准用什么方式呢?用互联网平台的方式来共同运作社会酒店社群。”
如家的标准化不会是一刀切式的管理。接手民宿,应该会实行业主自管的模式,以便保持民宿的个性风格,更好地优化住宿体验。比如,民宿的安全设施是标准的、功能是标准的、基础服务是标准的,但是它的建筑、装修特色就可以是个性的。
可以想象,如家的民宿会是小而美的试点,而互联网则是精细化经营的工具。系统控制之下,每个民宿客栈的老板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开展“小而美”的个性化经营,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标准化和个性化能够取得平衡的重要特征。不久的将来,标准化的线下酒店或许将开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文/庄 帅,百联咨询创始人、百读社社长)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