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6837

由于我无法直接访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的完整内容,因此无法为您提供针对该书的读书笔记。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个读书笔记的模板,您可以根据这个模板来撰写您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模板"
"书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卷名/条目名:" [请填写您阅读的具体卷名或条目名]
"阅读日期:" [请填写您阅读的日期]
"页码:" [请填写您阅读的具体页码]
"主要内容:"
[请填写您阅读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关键概念、重要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信息]
"理解与思考:"
[请填写您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可以包括您对这些内容的看法、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现实意义等]
"疑问与问题:"
[请填写您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问题,可以包括不理解的概念、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等]
"参考资料:"
[请填写您参考的其他资料,可以包括其他书籍、文章、网站等]
"拓展阅读:"
[请填写您可以推荐给其他人的拓展阅读资料,可以包括其他书籍、文章、网站等]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参考的条目名,您可以根据这些条目名来撰写您的读书笔记:"
历史事件 哲学思想 科学家 文

相关内容:

磁性材料 magnetic material

具有铁磁性能的材料的统称。包括自旋呈共线型分布的铁磁性、亚铁磁性材料,自旋呈螺旋型或成角型分布的,以及非晶态结构中自旋呈统计分布的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等。

其基本特征是材料随外磁场而磁化。磁化度M随外磁场的变化关系为回线,称为磁滞回线,即从外场为零的初始点,磁化强度M随H增大而增大,直至饱和值imgarr,当外场返回减小时,M不经原轨迹减小,H回到零点时,M仍保留一个“剩磁”值imgarr等,要想使M回到零值,必须反向加磁场直至“矫顽力”imgarr

反向磁化情形类似。正反向反复化就构成了M-H曲线的“磁滞回线”。

广义的磁性材料有时也包括应用某种磁效应的弱磁性材料,如顺磁盐、反铁磁材料等。

简史

2000多年前人类就已发现磁现象,已有利用材料磁性制成的指南器。近代多种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电工、电子学、无线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在软磁材料方面,1900年W.F.巴雷特等最早研究了铁硅(FeSi)合金的磁性,并于1903年开始工厂生产。

1934年N.P.戈斯研制成功立方织构硅钢片,使其获得广泛的应用。

1889年J.霍普金森最早研究铁镍(FeNi)合金磁性;1913年G.W.埃尔门发现提高其磁导率的特殊热处理工艺(称为坡莫合金处理),后来他又研制成功加钴的坡明瓦合金(1928))和钼坡莫合金(1930)。

1960年P.杜威用快速冷凝技术获得原子结构无序的非晶态金属。10年后非晶态软磁合金得到快速发展并工业生产。80年代日本日立金属公司在非晶态软磁合金的基础上开发出纳米晶FeCuNbSiB合金,具有极好的软磁性。

在硬磁材料方面,19世纪中后期研制成功钨磁钢(1855)和铬磁钢(1870),20世纪初研制成功相应的钴钨磁钢(1917)和钴铬磁钢(1921),但其最大磁能积均小于10千焦/立方米。

30年代研制成铝镍钴(Al-Ni-Co)系永磁合金(1931~1940)和铂钴(Pt-Co)合金(1936),50年代初研制成钡铁氧体系列永磁材料,60~80年代稀土永磁imgarrimgarrimgarr三代材料相继出现,使最大磁能积提高到200千焦/立方米以上。

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磁记录材料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钢丝录音到铁氧体磁芯存储,从薄磁膜计算机内存到磁光存储盘,各种录音带、录像带、软盘、硬盘、磁光盘都是磁记录材料发展的见证。90年代发展的自旋电子学相应的各类磁性多层膜材料和器件,将会对21世纪的人类进步带来重大影响。

种类

磁性材料可按磁性、效应、结构、形态等分类。

按磁性可分为5类:

①硬磁材料。磁滞回线面积大,即磁化后剩磁imgarr大、矫项力imgarr大,能对其周围特定空间提供稳定的磁场的材料。又称永磁材料。

②软磁材料。磁滞回线面积小,细长形,即很容易饱和到imgarr,但剩磁imgarr不大,imgarr也很小,而导磁率为μ——磁化强度M与外磁场H之比很大的材料。

③矩磁材科。磁滞回线呈矩形,具有能与二进制数码对应的两个稳定的磁化状态的材料,又称磁记录材料。

③压磁材料。样品尺寸、休积和力学性能随磁化状态而明显变化的材料。又称磁致伸缩材料。主要有镍(Ni)金属、铽镝铁(Tb-Dy-Fe)合金等。

④旋磁材料。电磁波的偏振面会因材料的磁化状态而产生偏转的材料。多用于微波器件。故又称微波磁性材料,如钇铁石榴石(YIG)。

按学科交叉的磁效应可分为4类:

①磁光材料。对光(含红外)频段的旋磁效应和旋电效应高,且光损耗低的材料。多用于磁光存储和光纤通信中的磁光器件。

②磁电阻材料。外加磁场能引起材料电阻率明显变化的材料。早期多用铁镍合金的正磁电阻效应,磁电阻变化率在3%以下。1980年后相继发现磁性多层膜钴铜(Co/Cu)的巨磁电阻效应(GMR)和钙钛矿型锰基氧化物镧钙锰氧imgarr系列的庞磁电阻效应(CMR)等,并由此而衍生出新兴学科——自旋电子学。

③磁致冷材料。磁场引起材料熵的变化,而可通过绝热去磁用于降低温度的材料。可以用顺磁盐获得毫开(0.001K)以上的低,用核磁矩获得毫开以下的极低温。近年来在室温附近的磁致冷材料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有金属钆(Gd),GdSiAl合金,Mn-(As,Sb)合金,MnFe(P-As)合金,NiMnGa合金,imgarr化合物等。

④生物磁性材料。人工制造的在生物体内不具有排异反应的磁性材料,或牛物体内通过生物矿化过程而产生的磁性材料,如可用于磁性药物的磁性微球等。这方面的研究尚很初步。

按材料的形态或维度可分为4类:

①三维块状材料。是最常用的形态。

②(准)二维磁性薄膜材料。有单层膜、多层膜、超薄膜之分。多用于磁记录的磁传感器。21世纪初发展出的自旋电子学就是基于磁性薄膜材料。

③(准)一维丝状材料。多用于磁记录和磁传感器,为针状imgarr,发展中的量子磁存储纳米磁性丝等。

④(准)零维超细纳米磁性粒子。处于单磁畴状态的超顺磁性材料。重要的应用有磁性液体和医用硭性微球等。

按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晶材料、多晶材料、纳米晶材料、非晶态材料等。

应用

磁性材料在各方面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例如,电力技术中的各种电机和功率变压器;电子技术中的各类磁性元件、电感脉冲变压器、微波电子管;通信技术中的磁性天线、传感器、滤波器;国防技术中的磁性水雷、地雷和隐身材科;仪表工业中的磁电式或电磁式仪表;家用电器中的各类音响和磁带;医学中的脑磁、心磁图设各,载磁药物和各类磁疗器;科学研宄中的加速器磁体、粒子磁谱仪;地矿技术中的磁法勘探和海洋磁测;信息技术中的各种硬盘、软盘和磁光盘;空间技术中的磁姿态控制和磁测,能源技术中的磁流体发电和磁约束热核聚变;生物技术中的磁致遗传变化、核磁共振成像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高性能或更新品种的磁性材料出现。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4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