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应用之争,微视与美拍恶战

“短视频应用之争,微视与美拍恶战”这个描述,虽然在某些时期或特定区域可能存在类似竞争的表象,但将腾讯的“微视”和小米的“美拍”直接定义为“恶战”可能并不完全准确,且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理解。
以下是对这场(潜在的)竞争的一些分析:
1. "市场定位与背景:" "微视 (WeVideo):" 腾讯出品,依托腾讯强大的社交生态(微信、QQ)。早期定位更偏向于熟人社交分享,尤其是在微信内部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它也承载了腾讯视频的“短视频+直播”战略布局。 "美拍 (Meitu Video):" 小米生态链公司(后被小米收购)出品,早期以美颜滤镜功能起家,吸引了大量注重外观展示和特效体验的用户。它更早地切入市场,并在特定时期(大约2015-2017年)积累了相当的用户量和市场声量。
2. "竞争关系:" "时间窗口:" 微视和美拍确实在2015年至2017年左右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当时短视频市场风起云涌,美拍凭借其独特的滤镜和社交属性占据了不错的市场份额。腾讯推出微视,意图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和腾讯视频的内容能力来抢占这一市场。 "竞争焦点:"

相关内容:

导言:无论是美拍还是微视在娱乐化吸引用户之后,还原短视频应用的工具化属性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WiFi的全面覆盖以及4G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社交网络领域短视频产品正在成为主流点。MV式的社交秀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年轻人的潮流生活。视频应用之间的竞争也初现端倪。

微视在去年九月份就已上线,一直不温不火,但腾讯微博让位给微视可以看出腾讯对短视频应用的重新重视。同比四月份才上线的美拍,上线仅1天,即登App Store免费总榜第一,红遍亚洲。当大佬遇上新秀,微视与美拍的较量在所难免,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短视频应用之争。

功能之争

在美拍之前,国内短视频应用领域中一直缺少一款可圈可点的产品,可以说美拍让普通视频“一键变大片”的理念和美图秀秀的技术积累,使得美拍克服了完美的拍摄效果与普通用户的简单手机操作的相互矛盾。这也是美拍在短视频应用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而微视由于先前不理想的画面效果,一直没能被大多数用户所接收,在假面滋生的社交网络,可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素颜开玩笑。美拍成功的经验给了微视不少启示,美拍将剪辑、滤镜、水印、音乐、高清画质这五大要素打包成MV特效,把所有视频处理复杂的后期工作,变成一键“傻瓜”式操作,微视也进行了全面的吸收转化。产品性质的转变或许是腾讯重新重视微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微视和美拍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微视增加了动感影集和长视频的功能,在特效素材上也有所不同,但究其本质二者是相似性非常大的产品。美拍和微视都将自己和用户社交网络ID连接起来,赋予了本身更多的社交属性。

微视和美拍功能上的差异性已经非常之小,当然按照腾讯当年的风格,微视完全可以在功能上追随美拍并完成超越。

资源之争

想要吸引新用户的加入,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在素材资源能够模仿复制的情况下,用户关系和优质用户显得尤为重要。

在用户关系方面,美拍在国内依靠于新浪微博,并引导用户将自己的美拍视频分享给微博粉丝,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加入。当然腾讯微视在这方面更有优势,微信、QQ、微博三个社交工具在数量上就已经大胜美拍。相比于广告泛滥、关系弱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对用户更具有诱导力。可以说在用户关系方面,微视略胜一筹。

关于优质用户,微视和美拍纷纷从明星着手,明星效应也确实为双方带来了不少新用户,但考虑到自身财力,微视一直主打明星资源,而美拍则利用起了自身的草根资源。在这个年代总有人想借助社交网络出名,而美拍为这些想要出名的草根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各种幽默搞笑的短视频为美拍吸引了不少的新用户。前者借助这个平台实现了自己出名的梦想,后者借助这些视频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可谓一拍即合。可以说二者在优质资源上各有所长,孰胜孰败可真不好说。

推广之争

无论是美拍还是微视均不是创业公司的产品,美图和腾讯借助自身资源在二者的推广上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美图公司用户数达到7.4亿,其中移动端用户数达到4.22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358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36亿。在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等多款产品中均接入了美拍的推广页面,美图公司的柚子相机和美图手机更是为美拍带来了不少直接用户。而腾讯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微信用户数量超过6亿,QQ的同时在线人数也已超过两亿,可以说微视在用户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对短视频应用而言,美图的用户无疑更有针对性,用户转化率也更高,腾讯用户数量大,但用户分布较为广泛,况且美拍已经早于微视被用户所接收,可以说在此方面二者势均力敌。

中国的互联网产品似乎从来不缺话题营销,美拍和微视也是如此。美拍六月份的#全民社会摇#活动使得美拍一举成名,而微视从“你心中的女神什么样?”到“安装微视送Q币”,可谓应有尽有。通过社会上流行的事件制造话题能够有效地引发全民狂欢,对应用的活跃度和丰富度都会带来很大正面影响。微视和美拍在事件营销上也是各有千秋。

自腾讯微博被边缘化依赖,腾讯在微视上动作不断,产品更加具有可玩性,在营销的力度上也不断加大。早生的微视被美拍抢了风头,显然不符合腾讯这个互联网大佬的作风。放弃了微博的腾讯押宝微视霸占社交网络,在不远的将来短视频应用难免一场恶战。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美拍还是微视,娱乐性远大于实用性,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视频的美化也造成了内容的同质化,或会致使其陷入社区化的困境。无论是美拍还是微视还娱乐化吸引用户之后,还原短视频应用的工具化属性至关重要,而且还要考虑到用户变现,这一点可参见我的iDoNews专栏《国内社交电商定局B2C模式》一文。否则,难免沦为魔漫相机昙花一现的命运,到时我们谈论的恐不是鹿死谁手,而是两败俱亡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