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说得对,企鹅的“排泄物”确实有不少你可能想不到的用处!这可不是小事,它们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有重要作用:
1. "天然肥料,滋养土地:"
企鹅粪便富含盐分、氮、磷等矿物质,以及企鹅从食物中吸收的深海营养。当这些粪便被风吹到陆地上,或者随着融雪流到海边时,它们就像一种天然的、高浓缩的肥料。
这能极大地促进苔藓、地衣、灌木甚至小树的生长。在企鹅栖息地,你会发现植被通常比周围地区更加茂盛。没有企鹅的“施肥”,很多南极和南大洋岛屿的植被会贫瘠很多。
2. "指示矿物资源:"
企鹅的食谱主要集中在富含镁盐的磷虾、鱼和鱿鱼上。而富含镁盐的沉积物往往与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有关。
因此,科学家常常通过研究企鹅粪堆的分布、厚度和成分,来推断地下可能存在的油气资源。在许多南极和南美岛屿,企鹅粪堆的矿床价值甚至超过了石油本身!当然,现在直接开采企鹅粪来获取镁盐已经不常见了,但这确实是它们曾经被用于地质勘探的原因。
3. "独特的“土壤改良剂”:"
在一些企鹅栖息地,大量的鸟粪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成分,形成
相关内容: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以下内容为生态学家、中科大地球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孙立广演讲实录:1998年以前,我曾经多次做梦,梦到自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但我从来没有梦到过去南极。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孙老师,你愿意去南极吗?”这个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喜出望外!但是,我的一位研究生,我要派他到南极去的时候,他很严肃地告诉我:“孙老师,你要知道,我父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他是胆小吗?不是,是他知道不少关于南极的探险故事。看似不起眼的企鹅粪便,其实保存了海洋、湖泊、生物的信息。研究企鹅粪,可以了解历史的变化:一个是了解企鹅的生态历史;一个是在企鹅粪和企鹅毛里面,可能保存着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人类的活动历史。其实世界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冰天雪地的危险
去南极是有风险的,你现在看到的雪龙号,那么的安详、稳重、壮观,进去也感到很舒服。但是它到了太平洋就是一叶扁舟,过了赤道、进入环南极、进入西风带的时候,你五脏六腑都可能吐出来,晕到天翻地覆,眼看着冰山过来了,死神就在不远处。等到这个时候,有人就发誓——我再也不来了!我有一个校友就是这样,他去南极吐得不得了,回来以后就向我发誓他再也不去了,他总共向我发过两次誓,但是他去过三次南极。这还没完,到南极大陆周边海冰过来的时候,就要卸货了,这时候就要坐上雪地车。当雪地车在冰面上走的时候,那感觉真的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雪龙船员下船的时候,他们就处在这两种状态之中。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位雪地车的船员,装了货物开始走的时候,几米厚的冰裂开了,车体往下降,他自己从天窗上爬出来,扑到冰面上逃生了,接着那个雪地车就掉下去了!深度多少?一两千米!你说惊险不惊险?到了冰面上,裂缝就像一个个陷阱,表面上都是雪盖着的,一不小心人和车就掉下去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掉下去?因为我们有很好的保护,车和车之间有铁链拉着,人和人之间有绳子拉着,你掉下去了再拉上来。到了南极,如果你碰到乳白色的天空,那就更可怕了。你们可能看到过沙尘暴,但是可能没有看到过冰尘暴。在南极如果碰到冰尘暴,你可能就完了。因为它一吹起来不是几个小时,而是好几天。冰尘暴是怎么回事?强烈的下降风把冰吹成粉末状飞向天空。有个韩国炊事员在管食品的过程中就被吹下去了。为什么我要描述得那么惊险那么恐怖,因为事实就是这样。拓荒者的南极大陆但是,我们的科考队员还要去,每年去几百个人,为什么要去?他们为什么两次发誓三次去南极?有的人去了十几次,为什么?因为这是国家的需求,但每个人去南极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能代表他们,我只能分享我自己的理由。首先,我对南极充满了好奇心。毛主席有一句诗:已是悬崖百丈冰,我想去南极看看这样的百丈冰。其次是我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南极大陆是给拓荒者、探索者去的,那里有很多的奥秘。前人给了我们那么多知识,我们不能老是享受别人的知识,还应该自己去创造知识,让后人去享受,这才是科学工作者的本分。这些都是我的想法,但是谈何容易?
为什么是企鹅粪?
企鹅是一个边界动物。它是鸟类,但是又在陆地上生活繁衍;在海洋里取食,实际上是把海洋里的食物消化了,以粪便的形式出现在陆地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海洋——大气——陆地的大尺度的循环。这样的循环保存了海洋的信息、生物的信息,同时也保存了湖泊的信息。

企鹅与气候变化
这一想法在一段67.6厘米厚的湖泊沉积里实现了。我们在这个企鹅粪里测了27种元素,其中锶、氟、硫、磷、硒、钡、钙、铜、锌这9中元素是高度统一的,非常吻合,波形是完全一致的。这里面磷的含量特别高,达到5%到15%,其中氟的含量也很高,高出背景值30倍到100倍。这是什么意思呢?企鹅吃的是磷虾,磷虾里面氟的含量非常高。这样一来,磷和氟这两个元素就证明了,这27种元素里面的这9种元素是企鹅粪的标形元素,用它们来指示企鹅粪的多少。多了,就说明那时候企鹅多,少了就说明企鹅少了。如果今天在浦东这个地方发现了老虎粪,那我们就可以肯定老虎到了浦东了,是一个道理。我们以此来研究三千年来企鹅数量的变化。在距今1800年到2300年的时候,气候锐减,企鹅数量也锐减,就是说它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海豹与人类活动
海豹毛里面的汞,果然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一样——汞可以在海豹毛里聚集起来,人类活动在海豹毛里留下了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