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如何丰富产品供给、做好创新?

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丰富产品供给和做好创新是关键的两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丰富产品供给"
1. "拓展商品期货品种:"
"增加战略性、基础性品种:"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发展能源、黑色系、化工、农产品等领域的期货品种,特别是稀土、锂、铍、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期货品种,提升市场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财富的保障能力。 "开发高附加值品种:" 针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需求,探索开发相关期货品种,例如工业硅、石墨烯、锂电正极材料等,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关注“新三样”及其他新兴领域:" 积极研究推出数字人民币、碳排放权、数据等具有潜力的金融衍生品,探索新的交易模式和机制,满足新兴领域风险管理需求。 "完善产业链品种:" 在现有品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例如在原油期货、PTA期货、铁矿石期货等品种基础上,开发原油期货期权、乙二醇期货、锰硅期货等更多相关品种,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
2. "优化现有品种:"
"提高合约质量:" 优化合约设计,提高合约的流动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央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主论坛8月20日在郑州举行。截至目前,我国共上市152个期货和期权品种,覆盖农产品、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期货市场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面对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切实困难,期货市场该如何做好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论坛上,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表示,近年来,期货市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品种工具体系逐步丰富,期货市场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王颖介绍:“截至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品种。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参与套保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增长。在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中,有84个工业品,占比64%,在当前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市场环境下,为制造业相关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表示,我国期货公司已逐步从传统经纪业务向交易咨询、风险管理、境外业务等拓展,行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在复杂衍生品定价、交易策略制定、风险对冲等方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要推动行业创新发展、让风险管理业务更好成为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杨光指出:“要鼓励和支持期货公司开展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探索符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的新业务领域和盈利模式。”

王颖也提到,要加大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打造更加多元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

王颖表示:“面向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产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持续完善产业服务模式,引导龙头企业更好直接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产业服务商开展风险管理,持续改善企业开展套期保值的制度环境。”

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熊军也表示,郑商所将持续丰富品种工具供给,进一步提升市场运行与服务质效、夯实服务根基。

“结合自身在能化、盐化等领域的品种禀赋,围绕已有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扩展,持续丰富衍生品工具类型。支持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商引导企业拓展期货应用场景,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持续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熊军说。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