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出圈且值得称赞的操作!可以分析一下这波操作“亮了”在哪里:
1. "巧妙执法,润物无声:" 传统的交通处罚往往带有强制性和对抗性。而“集赞”的方式,将惩罚的意味转化为一个带有社交互动和积极导向的任务。司机为了“走人”(完成处罚流程),需要主动去社交网络获取认同和支持,这比直接罚款或扣分更能让当事人接受处罚的合理性,也减少了执法的冲突。
2. "寓教于乐,提升意识:" 这个操作不仅仅是为了让司机离开,更是一次生动的交通安全宣传。它利用了社交媒体的特性,让司机在“集赞”的过程中,可能被朋友、家人看到,从而间接影响到周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为了达到目标,司机可能会主动了解自己违章的原因,起到了教育作用。
3. "创新执法,效果显著:" 这种新颖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执法的刻板印象,容易引发关注和讨论,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相比简单的罚款,这种方式可能让当事人对交通法规有更深的印象,因为它是通过社交互动“挣”回来的。
4. "人性化执法,传递温度:"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体现了执法者的智慧和温度。它没有一上来就给当事人贴上“违法者”的标签,而是给予了一个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社会认同)来“解锁”离开机会的可能性,
相关内容:
广州交警这波新操作亮了!
这回用的工具竟然是:
朋!友!圈!

近期,广州交警
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
行人、非机动车
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工作
通过严格落实
行人、非机动车
“五选一”管理规定
促进广大市民
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识

广州交警实施的“五选一”管理规定
是指执勤民警在发现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时
应向违法实施人说明违法行为的危害
由违法实施人选择
以下五种方式中的一项接受处罚
↓↓↓
一、接受20元至50元的罚款;
二、抄写《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安全“八不准”法规条文》一次;
三、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路口交通秩序,并签订《我与交警有个约定》;
四、观看20分钟交通安全警示视频;
五、把自己的违法行为、违法地点发上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求好友点赞20个。

违章市民朋友圈截图
23日上午,一位小伙因为在斑马线上骑行,被执勤民警发现后选择接受发朋友圈求点赞的处罚方式。他说,这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还能警醒身边的朋友也要关注交通安全。

而在该路口附近,两名男子因为驾驶非机动车违法,马上选择了第二项处罚规定,认认真真地在现场“练”起字来。
23日,在交警落实行人、非机动车“五选一”管理规定的执勤现场,不少不遵守交规的市民选择发朋友圈求点赞、做志愿者的方式接受处罚。
据了解,去年3月,番禺区交警部门就有类似的操作。番禺交警此前表示,以往抓到行人闯红灯只是进行警告教育,让他现场和交警一同“指挥”交通,但后来开始试行让违反法规的行人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如被罚者赶时间,也可以发朋友圈,阐述说明自己是违反交规被罚的,集齐20个赞后就可放行。
网友评论:


来源:广州日报(ID:guangzhoudaily)
监制:陈知春
编辑:李昂、周喆
实习:杨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