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确实是个让人哭笑不得又有点佩服交警操作的情况!
这波操作“亮了”的地方在于:
1. "出其不意,效果奇佳:" 这不是常规的罚款或口头警告,而是用一种新颖、社交化的方式来达到劝导或确认安全的目的。对于被拦下的司机来说,这绝对是个意想不到的“任务”。
2. "利用社交习惯:" 朋友圈集赞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很熟悉也乐于参与的事情。交警巧妙地利用了这个习惯,让被拦下的人为了“解锁自由”而去社交互动。
3. "可能缓解紧张气氛:" 相比于严肃的处罚,这种略带趣味性的要求可能会让原本可能有点紧张或抵触的司机,心态放松一些,甚至可能主动去宣传这个“趣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4. "考验“人脉”和“执行力”:" 这也无形中考验了被拦下的人的朋友圈“战斗力”和发动朋友帮忙的执行力。
当然,这波操作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效率问题:" 如果朋友不够多或者反应不够快,可能会耽误时间。
"执行难度:" 如果对方不想集赞,或者觉得被为难,可能会产生矛盾。
"目的性:" 交警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育、提醒,还是有其他考虑?外人很难判断。
总的来说
相关内容:
广州交警这波新操作亮了!
这回用的工具竟然是:
朋!友!圈!

近期,广州交警
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
行人、非机动车
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工作
通过严格落实
行人、非机动车
“五选一”管理规定
促进广大市民
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意识

广州交警实施的“五选一”管理规定
是指执勤民警在发现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时
应向违法实施人说明违法行为的危害
由违法实施人选择
以下五种方式中的一项接受处罚
↓↓↓
一、接受20元至50元的罚款;
二、抄写《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安全“八不准”法规条文》一次;
三、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路口交通秩序,并签订《我与交警有个约定》;
四、观看20分钟交通安全警示视频;
五、把自己的违法行为、违法地点发上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求好友点赞20个。

违章市民朋友圈截图
23日上午,一位小伙因为在斑马线上骑行,被执勤民警发现后选择接受发朋友圈求点赞的处罚方式。他说,这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还能警醒身边的朋友也要关注交通安全。

而在该路口附近,两名男子因为驾驶非机动车违法,马上选择了第二项处罚规定,认认真真地在现场“练”起字来。
23日,在交警落实行人、非机动车“五选一”管理规定的执勤现场,不少不遵守交规的市民选择发朋友圈求点赞、做志愿者的方式接受处罚。
据了解,去年3月,番禺区交警部门就有类似的操作。番禺交警此前表示,以往抓到行人闯红灯只是进行警告教育,让他现场和交警一同“指挥”交通,但后来开始试行让违反法规的行人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如被罚者赶时间,也可以发朋友圈,阐述说明自己是违反交规被罚的,集齐20个赞后就可放行。
网友评论:


(转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