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微信的一些默认设置,这些设置确实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关闭或调整它们可以让你的手机和隐私更安全。下面我将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
"重要提示:" 关闭某些设置可能会影响你的使用体验(比如接收朋友动态、群聊通知等),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谨慎操作。
---
"1. 警惕:未授权的“附近的人”功能"
"风险:" 这个功能默认开启时,会向其他开启此功能的人显示你的位置。有些人可能会滥用这个信息,带来骚扰甚至安全风险。
"如何关闭:"
1. 打开 "微信"。
2. 点击右下角的 "“我”"。
3. 点击右上角的 "“...”" (设置)。
4. 进入 "“隐私”" 设置。
5. 找到 "“附近的人”" 选项。
6. 将其 "关闭"。
"2. 警惕:自动添加好友"
"风险:" 如果你开启了此功能,通过扫码或搜索添加好友时,即使对方没有验证你,你的微信也会自动添加对方。这可能导致大量你不认识的人进入你的好友列表,增加骚扰和诈骗的风险。
"如何关闭:"
1. 打开 "微信"。
2. 点击右下角的 "“我”"。
相关内容:

微信这几个设置赶紧关!别让隐私和安全“裸奔”,手机立马更安全
前阵子帮同事小敏处理手机问题,发现她微信里好多敏感设置都开着——陌生人能直接加她好友,朋友圈能看半年动态,连登录设备列表里都有陌生手机记录。我赶紧帮她把这些设置关掉,没过两天她就说,再也没收到过莫名其妙的广告好友请求,心里踏实多了。
现在大家手机里都装着微信,聊天记录、支付信息、个人照片全在里面,可很少有人注意到,微信里藏着几个“安全漏洞”设置,不关掉的话,隐私容易泄露,甚至可能有财产风险。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把这几个关键设置关掉,让手机多一层保护。
一、关掉“陌生人添加好友”的隐藏开关,拒绝骚扰和诈骗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突然收到陌生人的好友请求,备注里写着“认识一下”“合作推广”,甚至还有冒充熟人的。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微信里“陌生人添加方式”的开关没关,相当于给陌生人留了“敲门砖”。
打开微信“设置”,点“朋友权限”,再看“添加我的方式”,里面有手机号、微信号、QQ号、群聊、二维码、名片这几个选项。很多人默认全打开,尤其是“群聊”和“名片”这两个,最容易被钻空子——比如你在一个几百人的大群里,陌生人能通过群聊直接加你;别人把你的微信名片转发给陌生人,对方也能直接发送请求。
我邻居张阿姨就吃过这亏,她没关“群聊添加”,有人从小区业主群里加她,冒充“社区工作人员”要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还好张阿姨多了个心眼,先去社区核实,才没被骗。现在她只留了“微信号”和“二维码”添加方式,而且二维码只给熟人,再也没收到过可疑好友请求。
建议大家把“群聊”“名片”“QQ号”这几个非必要的添加方式关掉,只保留“手机号”或“微信号”,这样只有知道你手机号或微信号的人才能加你,能过滤掉大部分骚扰和诈骗请求。
二、关闭“朋友圈陌生人可见”,别让隐私随便被看
朋友圈里藏着太多个人信息——周末去了哪里玩、家里的日常照片、甚至孩子的学校信息,要是陌生人能随便看,隐私相当于“裸奔”。可很多人不知道,微信默认设置里,陌生人能看你最近10条朋友圈,甚至有些人为了“展示生活”,把朋友圈权限设为“半年可见”,还对陌生人开放。
我同事小李之前找工作,HR加了他微信后,翻了他半年朋友圈,发现他经常吐槽“加班太累”“不想上班”,最后HR觉得他“工作态度有问题”,差点影响了入职。后来小李把朋友圈权限改成“仅好友可见”,还关掉了“允许陌生人查看10条朋友圈”,才避免了类似问题。
调整方法很简单:在“朋友权限”里点“朋友圈”,先把“允许陌生人查看10条朋友圈”的开关关掉,再把“朋友圈可见范围”设为“最近一个月”或“仅三天可见”。要是有不想让某些好友看的内容,还能在发朋友圈时选“部分可见”,把敏感内容屏蔽掉。
尤其是家长们,别在朋友圈频繁发孩子的照片和视频,更别对陌生人开放权限,之前就有新闻报道,有人通过朋友圈获取孩子信息,冒充“家长”去学校接孩子,想想都后怕。
三、关掉“登录设备自动同步”,及时踢掉陌生设备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自己的手机,可能还有其他设备登录着你的微信?比如之前在网吧电脑上登过微信,或者借朋友手机登录过,要是没及时退出,对方可能还能看到你的聊天记录和支付信息。
微信里有个“登录设备管理”功能,能看到所有登录过你微信的设备。我之前帮我爸查的时候,发现列表里有一台“陌生安卓手机”,后来才知道是我爸之前在亲戚家手机上登过微信,没退出。我赶紧把那台设备删掉,还帮他开了“登录验证”——现在每次在新设备上登录微信,都需要他本人手机扫码确认,再也不怕别人偷偷登录。
操作步骤:在微信“设置”里点“账号与安全”,再选“登录设备管理”,就能看到所有登录过的设备。如果有不认识的设备,或者很久没用到的设备(比如旧手机、网吧电脑),直接点“删除”,就能强制退出登录。
另外,一定要把“登录保护”打开,在“账号与安全”里找到“登录保护”,开启后,每次在新设备登录都需要验证,相当于给微信加了一道“安全锁”。之前有网友没开登录保护,手机丢了后,别人用他的手机卡登录微信,转走了微信钱包里的钱,要是开了登录保护,就能避免这种情况。
四、关闭“免密支付”自动开通,花钱多道“确认关”
现在微信支付越来越方便,可很多人没注意,有些场景下会自动开通“免密支付”——比如开通某些会员、充值话费时,默认“下次自动扣费”,要是忘了关,后续会自动扣钱,而且金额不大的时候,很容易被忽略。
我妈之前在微信上充话费,不小心点了“自动续费”,之后每个月都自动扣50块话费,她一直没发现,直到三个月后查账单才知道,白白多扣了100块。后来我帮她在微信“支付设置”里关掉了“免密支付/自动扣款”里的所有服务,现在每次支付都需要输密码,再也没出现过自动扣费的情况。
查看方法:打开微信“我-支付”,点右上角三个点进入“支付管理”,再选“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就能看到所有开通免密支付的服务。比如视频会员、外卖会员、自动充值这些,要是不需要自动续费,就点进去选“关闭服务”。
另外,建议把“小额免密支付”也关掉,在“支付管理”里找到“小额免密支付”,关闭后,就算是几块钱的支付,也需要输密码或刷脸确认,避免手机丢了后,别人用小额免密花你的钱。
微信这些设置看着不起眼,却是保护手机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关键。花5分钟把这些开关关掉,相当于给手机装了“安全防护网”,不管是聊天记录、朋友圈隐私,还是支付安全,都能多一层保障。要是身边有长辈或朋友还没关这些设置,记得提醒他们调整,别让隐私和安全“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