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未成年人模式上线: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多项功能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关于微信未成年人模式上线并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多项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核心目的:"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这是最主要的目标。通过限制或关闭某些可能对未成年人视力、睡眠、学业以及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功能,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落实国家监管要求:" 随着国家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的加大(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大型互联网平台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技术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内容和使用过度网络功能。
2. "主要措施:" "默认关闭游戏和直播:" 这是本次上线的重点。意味着当用户(包括家长和未成年人本人)首次开启或调整未成年人模式时,游戏中心和视频号直播等娱乐性较强的功能会被系统默认关闭,需要手动开启或家长授权。这旨在减少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和直播的风险。 "限制部分社交功能:" 通常可能包括限制发朋友圈、修改个人资料、添加非共同好友等功能,防止未成年人过度社交或被不良信息影响。 "设置使用时长提醒:" 可能包含类似的功能,提醒未成年人已使用时长,帮助其自我管理时间。 "内容审核加强:"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接收和发送的信息、看到的公众号文章、朋友圈内容等都可能经过更严格的审核,过滤掉不

相关内容:

4月30日,腾讯微信正式上线“未成年人模式”,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青少年数字保护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据悉,微信此次在安卓和鸿蒙系统端首批适配该功能,未来将逐步覆盖更多设备与用户人群。

此次“未成年人模式”具备高度智能与集成化特征,一旦用户开启手机系统级的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微信端将自动同步激活,无需单独设置,提升了功能衔接的便捷性与普及性。

新模式下,微信将对未成年用户使用场景进行全面限制和优化:默认关闭游戏、直播等功能,防止沉迷娱乐类内容;支付功能入口默认隐藏,并支持消费限额设置,控制无节制网络消费行为;搜索与浏览内容也将进行分级过滤与推荐干预,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清朗、安全的使用环境。

在监管与引导层面,微信进一步强化监护人管理权限。监护人可通过绑定关系,查看子女账户的访问申请记录、设定可使用功能,并通过远程审批方式决定是否临时开放被限制功能,如访问特定链接、加入微信群等,实现更灵活、实时的监护干预机制。

业内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模式已成为主流平台的合规标配。此次微信的更新不仅提升了家长在平台内的监管效率,也体现了企业在技术伦理和社会责任上的持续投入。随着教育、社交、消费等多元线上生活加速渗透未成年群体,平台如何在便捷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成为长期挑战。

据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突破1.9亿,且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和监管政策亦不断升级,从时间控制、内容筛查到身份验证、家长监护,各平台面临更高标准要求。

微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持续打磨技术细节,优化家长操作体验,形成‘家校社平台’共治新生态。”

当前,“未成年人模式”已成为国家网信办等主管部门重点推动的功能机制。微信此番推出系统级、账户级同步联动的新版本方案,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范式,也为家长筑起数字时代的新型“防护墙”。

下一步,外界普遍关注微信是否会在iOS端也推出同步适配版本,并持续扩展未成年人模式的功能边界。对此,平台尚未披露时间表。可以预见的是,数字保护与个性化监管将成为社交平台治理的新主线。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