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移动推定制机 限制对手4G上网功能”的说法,需要澄清几点:
1. "事实基础":中国移动确实推出了与特定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等)合作推出的定制手机,这些手机通常预装中国移动的App(如和彩云、手机助手等),并提供一些针对中国移动网络的优化或服务。
2. "“限制对手4G上网功能”的说法不准确":
"技术层面":现代的4G网络(LTE)是基于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如LTE-FDD, TDD-LTE)构建的。一个手机是否能连接到4G网络,主要取决于其硬件能力(是否支持相应的LTE频段)和运营商是否为其开通了服务,以及SIM卡本身。手机制造商通常不会在硬件或标准软件层面“设计”去限制某个竞争对手的SIM卡接入中国移动的4G网络。这是不合规、技术上困难且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实际操作":运营商可以通过软件(如基带软件、SIM卡管理软件)对特定设备或SIM卡进行管理。理论上,极端情况下,运营商 可以 实施一些非标准的、针对特定设备或SIM卡的策略,但这会面临技术挑战、合规风险、用户投诉以及法律问题。并且,中国移动作为主流运营商,通常更注重网络的普遍服务能力,限制竞争对手用户接入反而可能损害其声誉和市场份额。
3.
相关内容:
中移动推定制机 限制对手4G上网功能
专家:这是“历史倒退”,给用户重新套上了“枷锁”,有损中移动企业形象
2014年,一直是中国移动用户的王濛因为工作原因新办了电信号码和套餐,当她将电信手机卡插入自己的手机时,却发现用不了。作为通信“小白”的她这时才知道,不同运营商的手机卡需要相应的手机终端才能适配。那时王濛就在想,为什么不能一部手机能支持所有运营商的网络和服务呢?
就是王濛产生疑惑的那一年,全网通手机刚刚面世。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全网通手机全面开花,2016年六模全网通手机销量达到2.6亿部,销售占比达到63%,占4G手机销量约70%。然而,令王濛没有想到的是,在现如今全网通手机时代,运营商定制手机又重出江湖。
■IT时报记者 戚夜云
移动抛出定制机 限制对手4G上网功能
现如今,一个人拥有两个手机号码已是普遍现象,一个用于私人联系,另一个用于工作联系。而且,用户借此也可以在运营商中“货比三家”,谁家套餐更便宜就用谁的。在用户需求的刺激下,全网通手机,尤其是双卡双待全网通手机成为市场主流。然而就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今年却有好几款运营商定制机推向市场。
2月28日,小米发布首款搭载自家芯片手机小米5C移动版,令用户奇怪的是,支持联通3G、4G制式的小米5C却因某种原因隐藏了联通的3G/4G网络。3月7日,酷派S1推出了移动定制版,高调宣布进入中国移动战略定制库。3月24日华为P10手机在国内发布,除了全网通版本外,据称华为还将推出“移动全网通定制版”,在插入“移动+其他运营商”双卡时,会锁定移动卡做主卡,联通、电信卡只能通话,不能上网,联通、电信上网功能遭到“阉割”。
全网通版华为P10售价3788元起步,而通过广东移动官网可查,“移动全网通定制版”华为P10售价同样为3788元起步,并没有优惠。华为手机粉丝王先生表示,看了发布会之后他并不知道华为P10有移动定制版,他担心这里为用户提前埋下了一个坑,“移动定制版有补贴,利润大于全网通版,那么营业员更倾向推移动版P10。而线下购买的用户很多都不懂,稍不注意就买了阉割版。日后有异网需求发现不能用,还容易产生纠纷。”
电信观察者项立刚认同这一观点,从这一角度来说,移动推定制版手机并没有为用户带来实质性优惠。“为了维护地位,移动通过补贴政策,使得手机厂商对全网通手机进行电信、联通网络阉割,单纯地就是为了企业利益。”
全网通手机大势所趋
定制版给用户套“枷锁”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推行移动定制版手机,中国移动实行了补贴政策。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不同的手机补贴有所不同,像华为P10这种畅销款,每台补贴200元左右。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认为,中国移动的做法显示了其在市场上的霸权地位。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大幅领先于对手。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现在通过补贴政策来推行移动定制版手机,在孙燕飙看来,这只是在短期内给市场注入“兴奋剂”,既无益于运营商之间竞争,也不利于提高手机厂商的竞争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移动定制版手机阵营规模很小,通过官网可查,大部分手机厂商的在售机型均为全网通。OPPO手机去年国内出货量第一,其在售的产品均为全网通。OPPO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发布的产品也都是全网通。全网通与我们重点推的拍照、闪充一样,都是基于用户需求,至于定制版手机,OPPO没有相关计划。”
“全网通唤醒了运营商提供服务的能力,通过倒逼机制,打破壁垒,促进产业链共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廖仁斌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全网通促进运营商更加聚焦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网络、更优质的服务、更优惠的资费,而不是靠手机制式捆绑住消费者,给消费者套上枷锁。”他强调,“通信行业的发展不要走封闭式的发展老路,让定制时代告别历史。”
无利于消费者无益于市场竞争
“从产业链角度而言,现在的手机芯片基本上都能实现全网通。一部手机如果是全网通的就支持所有的网络制式。”项立刚表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却因运营商打架出现了“历史倒退”。
在国内4G市场,中国移动4G用户已经高达5.35亿户,中国电信为1.22亿户,中国联通为1亿户。中国移动4G用户数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和的两倍多。为什么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中国移动,要推出阉割版手机?项立刚表示,因为双卡双待给了用户多重选择后,中国移动的用户会被分食。
全网通手机普及之后,用户有了更多选择,更普遍的现象是,从一家运营商的客户,变成两家运营商的客户。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中国移动自然会担心自己的用户同时也变成其他运营商的用户,自己的业务量会被分流,甚至用户可能会转网。“原本属于移动的业务收入,也进了联通、电信的腰包。移动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项立刚表示。中国移动通过补贴政策推广移动定制机,目的就是把副卡4G上网功能锁住,限制自己的用户在手机中插入其他运营商的手机卡。
项立刚提醒中国移动,不要因小失大,“这样有损企业形象的市场竞争策略,从长远角度来看,对移动本身也会不利。运营商体系受政策影响很大,为了眼前既得利益,导致国资委考虑移动拆分或者5G牌照延迟发放,那就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