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听起来像是一个关于金融诈骗的新闻摘要。在中国,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形式,诈骗分子常常利用各种手段诱骗受害者转账。这类新闻通常会报道警方如何快速响应、阻止诈骗行为,保护民众的财产安全。
如果这是真实的新闻事件,那么民警能够紧急止付30万元,显示了警方在打击此类犯罪方面的效率和决心。这类行动通常涉及到银行和支付平台的合作,通过冻结涉案账户或交易来阻止资金的进一步流失。
对于公众来说,提高防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
1. "不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对于自称银行、警方或其他官方机构,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的陌生电话和信息要保持警惕。
2. "核实信息":在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之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3.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4.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可能是诈骗,应立即报警。
这样的新闻提醒我们,电信网络诈骗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防范和打击。
相关内容:
“这30万是我一辈子的积蓄
多亏了你们出手……”
9月12日
邵阳县居民陈先生将一面
印有“人民警察 智勇双全
反诈先锋 一心为民”的锦旗
送到县公安局
感谢民警为其追回30万元血汗钱
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
反诈拉锯战
揭开了“扣费恐吓”
新型骗局的黑幕

今年7月5日
陈先生接到自称“保险专员”的电话:
“您开通的百万医疗保障
即将扣费800元!”
对方精准报出他的个人信息
并威胁道:
“不关闭功能就每月自动扣款!”
想到可能损失巨额资金
陈先生瞬间慌了神

在骗子诱导下
他接连下载“事联宝”“默往”
等三个非法APP
开启屏幕共享并录入人脸信息
更在慌乱中输入了所有银行卡密码
——这相当于把保险箱钥匙交给了骗子!
操作过程中陈先生忽觉异常
急忙赶往银行查询
结果名下多张银行卡存款被转空
骗子还用他的农业银行账户
办理了30万元信用贷款
并且30万贷款资金已被
全部转至陌生账户!

接警后
民警火速启动应急机制
发现30万刚转入某第三方支付平台
于是迅速冻结涉案账户
在骗子转移前成功锁死资金
9月12日
经过两个月的
案件办理和资金流向追踪
民警将冻结的30万元全额返还
陈先生激动地握住民警的手
连连道谢
所有“关闭扣费”操作都是骗局!
真客服绝不会要求下载APP或屏幕共享
人脸识别=数字指纹!
切勿向他人透露动态验证码
或进行远程人脸认证
遇可疑来电立即挂断!
主动拨打银行/保险官方客服核实
(勿回拨来电号码)
发现被骗保留三证据:
通话记录、APP名称、转账凭证
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转自:邵阳县公安局
来源: 邵阳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