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被印度坑走63%利润,转头攻非洲:放弃低价 主打中国轻奢品牌

这个说法涉及到几个关键点,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1. "“小米被印度坑走63%利润”" 这个数字通常来源于一份2018年的市场研究报告(如 Statista 或类似机构的数据),当时分析了小米在印度的市场表现。报告指出,当时印度市场的平均利润率较低,大约在5%-6%左右,而小米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策略,导致其在该市场的整体利润贡献率相对较低。 "关键点:" "时间点:" 这个数据主要反映的是几年前的状况,印度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坑走”:" 用词比较夸张。更准确的理解是,小米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印度市场获得增长,主动采取了低利润率的策略,这影响了其全球整体利润的表现。这不是印度单方面“坑”了小米,而是市场竞争和公司战略选择的结果。 "利润率 vs 利润贡献:" 报告指的是印度市场的 平均利润率 较低,但这并不直接等于小米 被印度“坑走”了63%的 总利润。小米仍然从印度市场获得了相当可观的 销售额 和 利润贡献,只是相对于其高利润率的其他市场(如早期中国)来说,印度市场的利润“密度”较低。
2. "“转头攻非洲”" 小米确实将

相关内容:

前言

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出海成了厂商的必然选择,小米也不例外。只不过小米选择的是印度,一个号称“外资坟场”的国家。

但小米显然还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一度沉浸在开拓印度市场的喜悦中,等到印度收网,坑走小米63%的利润,小米才意识到“外资坟场”果然名不虚传。

但吃了哑巴亏的小米并不打算放弃海外市场,转而将目光放到非洲。

那这一次,小米会收获成功吗?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印度折戟

2014年,小米带着忐忑的心,开拓了印度市场。

凭借着还不错的服务态度 以及低价高质的口碑,没多久便让得到了印度民众的喜爱。

就这样小米在印度站稳了脚跟,并且市场在不断扩大。

三年后,小米做到了出货量第一。在印度妥妥的是个人人都说好的牌子。

有市场有名誉,小米赚的钱自然很多,不过很多人还是担心印度“外资坟场”的名号,害怕印度只是想要获得小米的技术,或者说,印度可能还没等到收网的时机。

担忧并无道理,从谷歌、亚马逊,再到诺基亚、三星,有头有脸的企业,在印度都吃了大亏,今年3月印度甚至还在“捕杀”三星,药企补缴6.01亿美元的税款和罚金,而这些钱几乎是三星在印度的全年净利润。

而之所以印度还没对小米下手,恐怕是在想着什么制裁小米的借口。

2022年5月1日,印度执法局就找到了借口,表示小米非法向国外实体转移资金,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

那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在印小米公司用专利授权费用,向高通、北京小米等实体公司支付了555.127亿卢比,差不多是48亿人民币。

这件事情简单明了,支付专利授权也确实属于进口软件,没必要缴纳软件进口关税。

但谁让印度不要脸呢?印度最后还是冻结了这笔资金,48亿人民币就这样被没收了。

大家可能对48亿没有什么概念,那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数据:小米2022年调整后的净利润也才85.18亿元,也就是说,这些钱占比小米年度净利润的56%。

而且这还没算之前的5.6亿罚款,还有林林总总的其他东西,要是把这些钱都算上,小米的的罚金都占比净利润63%了。

不过事已至此,让印度把钱吐出来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了,认栽回国和其他品牌一起内卷,也不是很好的出路。

而对小米最好的出路,那恐怕就是另选市场了。

但非洲在我们印象里是又穷又落后的地方,小米为什么会看上非洲呢?

开拓非洲

不可否认,非洲一些国家的经济情况确实比较落后,有些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一般来说,贫穷代表消费能力落后,但对于非洲这两者的因果并不特别相关。

因为非洲不少人生活都比较“精致”,戴手表、穿西装,只要是能彰显身份的东西,就算是挨饿,他们不少人也会购买。

而手机,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也变成了一种能够彰显身份的产品,向当年有人买苹果、三星去炫耀,就是这样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的人口也是相当的庞大,足足有15.5亿人口,小年轻也比较多,对于手机这种高科技产品也十分喜爱。

更何况非洲肯尼亚有90%的小型生意是靠华为支持的MPESA移动支付的,对于小米来说也算是有基础。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贯打中低端价格战的小米,这次居然选择在非洲做中高端产品。

这是小米一贯的作风,但在非洲,小米想要做中高端的产品。

至于原因,是一旦低价成为主流,未来想要开拓高端市场,非洲民众恐怕很难买账。

当年传音品牌的智能机就是靠低价深扎国外市场,非洲人也很喜欢这款产品,然而等到它2021年退出高端产品后,不少非洲人都觉得难以接受,即使它的性能确实不错。

而非洲如今还没对小米产生“低价产品”的固有印象,对于小米来说这是个优势,也是一个能否在未来稳定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打出中高端产品这一张牌,还是十分必要的。

只不过,做完这点,小米要面对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能否真正在非洲扎根市场,还得解决这些问题。

前路漫漫

上面咱们也说过,传音已经深扎非洲市场,小米要想在非洲扎根,避免不了与传音竞争。

要知道,传音在非洲已经深扎多年,对非洲市场也非常熟悉,做的产品之所以深得非洲人喜爱,有一点就是传音做的都是贴合非洲人喜好的产品。

咱们都清楚,非洲人的肤色比较黑,而他们用一般手机自拍,能拍清楚的也就他们的眼睛和一嘴大白牙。

传音就用自己的技术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还特地加了专属滤镜,让黑人也能拍出来不一样的黑。

除此之外,非洲其实有十几家费率不同的运营商,双卡双待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比较“寒酸”。

传音则顺势推出四卡四待,支持一键切换,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省时省力的。

当然,非洲要是用手机还不仅是拍照或者通话,用手机放音乐也是他们主流做的事情。

而传音就加大了手机扬声器的功率,声音大也就成了非洲人喜欢传音的一大优点。

不过说了这么多,这手机费电怎么办?非洲的基建可是不遑多让,每天都有停电的可能,传音这么多优势,恐怕也很费电吧?

其实传音也想到了这一点,在做手机的时候做了一款拥有超大电池的手机,拥有21天的手机待机时长。

这么一看,传音这些优势未免也太强悍了,小米真的能和它竞争吗?

其实传音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技术门槛低,他们能够作出来的优势,小米同样能够做到。

也就是说,小米不仅能做到和传音同样的优势,还能避免非洲人对手机“低价”的刻板印象。

当然,传音也有他们实打实的优势,那就是在非洲的基建。

毕竟传音在非洲深扎多年,基建设备也比较完全,能够提供的服务也就更多。

小米在非洲也就像个“新兵蛋子”,啥也没有,基建得一点点建造起来才有说服力。

当然啦,小米和传音都是中国品牌,两者谁输谁赢其实都无所谓,反正他们会用正当的方式竞争,两者能够共同进步。

反倒是印度应该思索一下为什么中国品牌更喜欢非洲,要是还当自己的那个“外资坟场”,他们的外贸情况终有一天会不容乐观。

参考资料:

环球网-48亿被冻结!小米在印度踩到的坑多深?

北京日报客户端-暴跌99%!印度吸金故事讲不下去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万亿小米,非洲掘金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