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及其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新型储能创新技术助推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频频“上新”"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传统储能技术虽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面对未来大规模、长时期能源存储的需求,其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为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能源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引擎。近年来,新型储能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新”,有力地助推着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一、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与亮点"
1. "电池技术的多元化与性能提升:"
"固态电池:" 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有力竞争者,固态电池以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优的安全性(不易燃)、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备受瞩目。各大企业纷纷投入研发,量产进程加速,有望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引发革命。
"钠离子电池:" 以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中低倍率、长寿命场景下,有望与锂电池形成互补。
"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 这些下一代电池技术理论上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是未来储能技术的重要储备
相关内容:
央视网消息:为期两天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11月8日在福建省宁德市闭幕。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型储能应用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并投运的新型储能58.52吉瓦,较2023年年底增长约86%。此外,目前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拟在建项目规模达37.79吉瓦,储能市场的装机规模增长强劲,引领了全球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至2022年的三倍,全球预计需要1.5太瓦储能系统。其中,中国在非化石能源装机上不断降低成本。
新型创新技术 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新型储能创新技术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电池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

这款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电池,不仅具备4C超充,也就是15分钟充满电的性能,还引入了最新的钠离子技术,能更好适应低温环境。

不仅如此,一些新型储能产品还能解决电池长期使用产生的容量衰减问题。这款最新产品的实测循环寿命超过了15000次,预计使用年限可超过20年。此外,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产品也在加速落地应用。
福建霞浦:打造零碳生态海岛
福建省宁德市作为沿海城市,岛屿数量居福建省首位。在宁德霞浦,正在通过储能系统结合风力、光伏等发电设施,打造海岛零碳应用生态。

在霞浦西洋岛,不少居民已经将家里的燃气灶等设备更换为电炊具,岛上新增厂房也安装了电气自动化的生产线。

西洋岛距离陆地约10公里,常住人口3000多人。以前,仅有一条海底电缆,如今,海岛上已建起3台两兆瓦的风力发电机以及超过2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以及一台两兆瓦时的储能系统,通过微电网将绿电送往海岛人家。

据了解,目前,西洋岛已更换高性能太阳能路灯超过450盏。同时,还计划加快建设充电桩,拓展电动车、电动船舶等应用场景。
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了新型储能制造业行动方案。这一方案明确,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将在3年内培育3—5家千亿元级生态主导型企业,实现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与下游需求相匹配,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的三大发展目标。

同时,行动方案还针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规划了具体实施路径。推动新型储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水平。鼓励储能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向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丰富的区域聚集,支持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要求各地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地方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