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绝对和夸张了。虽然FA(Financial Advisor,金融顾问或财富管理顾问)的佣金确实存在,而且对于大额交易来说,佣金比例相对较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FA的佣金都是500万或1000万那么高。
实际上,FA的佣金收入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
"交易规模:" 交易规模越大,佣金通常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大额交易才能获得高佣金。
"交易类型:" 不同的交易类型,例如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等,佣金比例可能不同。
"FA的收费模式:" 有些FA按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收费,有些则按服务费收费。
"FA的业绩和声誉:" 业绩优秀、声誉良好的FA通常能获得更高的佣金。
"举例来说," 对于一笔1亿元人民币的股票交易,佣金比例可能在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不等,具体取决于券商和交易类型。即使按千分之五计算,佣金也只有50万元,远低于500万或1000万。
"因此,"FA居间费都是500万1000万的拿"的说法并不准确。" 佣金收入取决于多种因素,并非所有FA都能获得如此高的佣金。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如何,FA都应该以客户的利益为先,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而不是为了追求高额佣金而推荐不适合客户的产品或服务。
相关内容:
最近,我收到了不少创业者发来的关于融资的私信。
有些项目方还问我:“投资之前要收培训费吗?尽调费呢?考察费、招待费这些也要收吗?”
每看到这类问题,我心里就想,这又是一批等着被割的 “韭菜” 啊!

假机构套路多,挂羊头卖狗肉
其实呢,创业者在寻找融资过程中,通常会接触到三类机构,分别是做投资的、做 FA 的,以及做培训的。
很多创业者不懂金融,也不晓得怎么去辨别这些机构,这就让不少 “骗子” 公司钻了空子。
有的机构打着帮你融资的旗号,收培训费、考察费;
还有的假称要投资你,却先收取尽调费、招待费。
创业者们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机构,常常是傻傻分不清楚。

创业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总结来看,那些真正干投资、做 FA 的正规机构,是不会靠着收这些七七八八的费用来赚钱的。
即便真有要收费的服务,双方也会把相关事宜说得明明白白,完全是可以见得阳光的合作。
就说我们团队吧,我们接项目的标准高得很,100 个企业里,我大概只选 1 家进行深度合作,标准只有一个有潜力成为细分领域冠军的企业。
营收大不值钱的企业,我们不服务;营收在小,值钱的企业,我们也会服务。
为啥?因为几百几千的小钱根本不入眼,我们要赚的是项目成功后的大分成。
下面,我来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让大家瞧瞧做资本服务的机构,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我有个老乡,20 年的时候,带着一个小团队,开始只有 3 个人,就开始在 FA 这个行业闯荡。
他们的打法那可是相当独特、很有颠覆的打法,一出道就直奔行业第一去了。
他们就专注在生命科技领域,别的行业一概不涉及。
这老板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
1. 极其重视融资 PR 稿 :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布新闻,像 “某某完成过亿 A 轮融资、某某担任独家顾问” 这样的消息,不管是他们自己做的项目,还是和他们业务有点挨边的,都使劲发。核心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短时间内把公司的影响力做上去。
2. 用高佣金吸引人才 :当时,同行公司给团队成员分的佣金也就 10% - 20%,可他直接分 50% 的佣金。这样一来,行业里的人才纷纷都跑到他们公司去了。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3. 疯狂进群 :只要是行业交流群,比如投资群、论坛群、研究群、专题群等等,他们都得进。基本我微信上的群,都有他们公司的人。
4. 疯狂拜访项目方 :当其他同行还在开电话会议跟项目方沟通的时候,他直接杀到项目方家里去,面对面谈,展示自己的实力。
5. 守住居间费 5% 不松口 :当其他同行还在签 3% 的居间费时,他直接按照 5% 来签,而且不接受降价。同时呢,他们还拼命展现自己的实力。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家明白其中的门道了吗?
我来给大家捋一捋:
重视 PR 稿 :这是为了让公司走到聚光灯下。毕竟,企业在找合作伙伴时,都会优先考虑那些在市场上发声大、成功案例多的机构。这是客户做决策时的重要心理因素。
疯狂进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项目方能快速找到他们,加到他们微信,从而快速建立联系。
分 50% 的佣金给伙伴 :这是为了吸引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在这一行,谈钱往往比谈理想更有说服力。
直接拜访面谈 :这样做是为了快速拉近和项目方的距离,签下独家服务协议,抢项目的速度能更快。
守住居间费 5% :这是为了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分出去。要是点数签少了,谁还愿意跟你合作呢?
不得不承认,我这老乡把资本服务这行研究透了,玩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这操作、这手段,真是厉害得让人佩服!
再给大家说说他们成功的环境因素,这个也很关键呢。
这小子赶上了大红利,就像雷总说的,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生命健康领域的投融资热潮在 19 - 22 年达到顶峰。22 年 11 月份的时候,市场开始急速降温。
那时候,投资有多疯狂呢?很多投资人直接跑到科研院所或大厂实验室去蹲点。
只要有个技术大拿稍微有点创业想法,投资人立马帮他从注册公司开始,到拟协议打款,一条龙服务,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说给就给。
公司都还没注册呢,只要是个技术专家带个助理或几个伙伴,投资人就敢直接掏钱。

进入市场的时机很重要
我在 23 年服务过几个教授项目,这些教授都是在 21 年左右从国外回国创业的。
他们天使轮融资的金额都在 4000 万、5000 万这个级别,真是让人心生羡慕。
而我呢,当时自己还没这么聚焦,错过了这么大的红利,现在想想都后悔不已。
他们团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他们那套亮瞎同行的操作手法,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持续的成功。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是行业里 top 级别的服务机构。
算下来,5% 的居间费,服务一个 5000 万的项目,就能赚 250 万;
服务一个过亿的项目,那就是 500 万。而且那时候融资周期很短,3 个月左右就能搞定;
哪像现在,动不动至少 1 年起步,还不一定投得成。
他们把全行业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还把最优秀的人才都汇聚过来,做项目又那么高效,这能不赚钱吗?在北京买房子对他们来说,那就是一个小目标而已。
看到这儿的创业者们,再回过头看看前面提到的那些骗子机构,它们收的那些培训费、考察费、招待费之类的费用,不过是一些小钱。
你觉得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机构会看得上吗?
创业真的不容易,一路上遍布各种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尽量多结交一些能说真话的业内人士,就像我这样的人。
在做任何决策之前,都要先冷静思考一下,就像投资圈里有个冷静期一样,即便后悔了,也还能有机会再协商。
总之,千万不要瞎撞。在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之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