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您提到的消息是准确的。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禽流感病毒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公开报道(例如,通常这类成果会发表在高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如《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该团队利用系统发育学(Phylogenetics)和基因组学(Genomics)等先进技术,对近年来在中国及其他地区发现的新型H5N1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了系统性的收集和分析。
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揭示了以下几点:
1. "进化谱系清晰:" 描绘了H5N1病毒在中国的主要进化分支和亚分支,厘清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理区域病毒株之间的演化关系。
2. "基因重配事件:" 识别并证实了重要的基因重配(Reassortment)事件,这是流感病毒产生新变异株的重要机制。这些事件可能导致了病毒抗原性的变化(如形成新的亚型或变异株)。
3. "传播路径与动态:" 通过分析病毒的遗传演化谱系,推断了病毒的传播路径、扩散趋势和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病毒的流行规律和风险区域。
4. "关键突变位点:" 识别了病毒基因组中可能影响病毒致病性、传播能力或对宿主范围(如跨种传播给人类)的关键突变位点。
这项研究对于深入理解H5N1病毒的进化机制、监测病毒变异趋势、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制定更
相关内容:
新华社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闫睿)记者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陈化兰院士团队在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系统阐明了目前在全球肆虐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起源、进化和时空传播特征,并对我国监测到的H5N1病毒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研究。
研究发现,目前流行的H5N1病毒于2020年10月在欧洲国家出现,是由H5N8禽流感病毒与H1N1及H3N8等亚型禽流感病毒重配而来。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该新型H5N1病毒在西欧、北欧和东欧多国的家禽和野鸟中流行,并传播至多个非洲国家。2021年9月起在欧洲引起禽流感大暴发,并传播到亚洲和北美洲多个国家。
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设立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了26767份野鸟和家禽样品,从中分离到13株H5N1病毒。为探究这些新传入我国的H5N1病毒的来源,研究人员对全球233株H5N1亚型代表毒株进行了系统的遗传演化和时空传播分析,发现目前全球流行的H5N1病毒自2020年10月首次在欧洲国家出现以来,在自然界中与多种野鸟源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复杂的基因片段重配,形成了16种不同的基因型。我国监测到4种基因型。

图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起源、进化和时空传播图。(受访者提供)
团队介绍,由于疫苗免疫的保护作用,这些全球流行的H5禽流感病毒,虽由野鸟传入我国,但对我国家禽未造成实质危害。
陈化兰院士团队通过抗原性分析发现,我国目前使用的H5-Re14疫苗毒株与其抗原性匹配良好,证明H5和H7三价禽流感灭活疫苗可有效阻断此类H5N1病毒入侵免疫家禽。鉴于此类H5N1病毒在全球野鸟中广泛分布,团队成员呼吁高风险国家对家禽进行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有效阻断病毒由野鸟传播进入家禽,从而有效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新发病原体与感染》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