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电视机的尺寸是如何测量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测量。
"电视机的尺寸怎么量?"
测量电视机的尺寸,主要关注两个关键数据:"屏幕对角线尺寸"和"电视机外壳的物理尺寸"。
1. "测量屏幕对角线尺寸 (Screen Diagonal Size):"
"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尺寸标注方式。你需要测量电视机屏幕"可视区域"(VGA - Viewable Area)对角线的长度。测量时,从屏幕左下角画一条直线到右上角。通常使用软尺或卷尺进行测量,单位一般是英寸(inch)或厘米(cm)。
"为什么是可视区域?" 因为这是用户实际观看的面积。
"如何找到这个尺寸?" 通常在电视机的产品说明书、规格表或包装盒上会明确标注屏幕对角线尺寸,例如 "55英寸"、"65厘米" 等。这个数字是商家和消费者最常用来区分电视大小的主要指标。
2. "测量电视机外壳的物理尺寸 (Overall Physical Dimensions):"
"方法:" 这是指电视机包括屏幕、边框、底座在内的"整个设备"的尺寸。你需要分别测量:
"宽度 (Width):" 电视机最宽的横向尺寸,通常测量最左侧和最右侧的边缘(包括底座)。
"高度 (Height
相关内容:
一、电视机尺寸的核心定义:屏幕对角线长度(英寸)
首先明确一个关键概念:电视机的 “尺寸”,指的是屏幕 “可视区域” 的对角线长度,而非整机的宽度 / 高度,单位统一为 “英寸”(1 英寸 = 2.54 厘米)。例如我们常说的 “55 英寸电视”,实际是屏幕对角线长度 = 55×2.54≈139.7 厘米;“65 英寸电视” 则约为 165.1 厘米。

二、尺寸计量方式的 “来源”:历史传承 + 技术适配
这种以 “对角线英寸” 计量的方式,并非随机选择,而是由早期显示技术发展和行业习惯共同决定的:
1. 历史源头:英制单位的工业传承
电视技术的雏形(如 CRT 阴极射线管电视)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英国等使用 “英制单位” 的国家。当时电子设备的零部件(如玻璃显像管)生产、规格标注均以 “英寸” 为标准,形成了行业惯例。
随着电视技术全球化(从 CRT 到液晶 LCD、OLED),为了兼容全球供应链和用户认知,“对角线英寸” 的计量方式被保留下来,成为跨品牌、跨地区的统一标准。
2. 技术适配:规避长宽比差异的 “统一标尺”
屏幕的 “大小” 如果用 “宽度” 或 “高度” 描述,会因长宽比不同产生歧义。
例如早期电视主流长宽比是 4:3(类似正方形),而现在是 16:9(宽屏):
- 同样是 “宽度 50 厘米”,4:3 屏幕的高度约 37.5 厘米,对角线约 62.5 厘米(24.6 英寸);
- 16:9 屏幕的高度约 28.1 厘米,对角线约 57.1 厘米(22.5 英寸)。
若用 “宽度” 计量,用户无法直接对比大小;而对角线长度能忽略长宽比差异,无论屏幕是 4:3、16:9 还是 21:9(超宽屏),只要对角线相同,就能直观判断 “屏幕大小等级一致”,避免混淆。

三、为什么坚持这种计量方式?3 个核心优势
除了历史惯性,这种方式至今未被替代,是因为它对用户和行业都更实用:
- 用户易对比
- 无需计算长宽,直接通过 “XX 英寸” 就能快速判断屏幕大小(如 “65 英寸比 55 英寸大”),符合大众简化决策的需求;
- 行业易标准化
- 全球品牌统一用 “对角线英寸” 标注,供应链(如屏幕面板生产)、渠道销售(如参数表)无需反复换算单位,降低沟通成本;
- 空间适配性
- 用户可通过 “对角线长度” 反推屏幕长宽(结合长宽比),提前规划摆放空间(如测量电视柜是否能放下),实用性强。
四、和电视 “尺寸计算方式相同” 的电器:所有带屏幕的显示设备
本质上,只要核心功能是 “屏幕显示”,且需要用户直观对比 “屏幕大小” 的电器,都会采用 “屏幕对角线英寸” 的计量逻辑。常见设备包括:
电器类型 | 尺寸计量特点 | 示例 |
电脑显示器 | 与电视完全一致,指屏幕可视区域对角线(如 27 英寸显示器、32 英寸曲面屏) | 办公用 27 英寸 16:9 显示器 |
笔记本电脑 | 标注 “屏幕尺寸”(如 14 英寸、16 英寸),同样是屏幕对角线,不包含机身边框 | 14 英寸轻薄本 |
平板电脑 | 早期以 “英寸” 标注(如 iPad 10.2 英寸),部分小尺寸平板会补充厘米数,但核心是对角线 | iPad Pro 12.9 英寸 |
智能手机 | 屏幕尺寸同样为对角线英寸(如 6.7 英寸手机),需注意 “全面屏” 可能包含极窄边框 | 6.1 英寸 iPhone |
投影仪(投射画面) | 标注 “投射尺寸”,指投射到墙面 / 幕布上的画面对角线长度(如投射 100 英寸画面) | 家用投影仪投射 80-120 英寸 |
一体机电脑 | 屏幕尺寸按对角线计量(如 24 英寸一体机),类似显示器 + 主机的结合体 | 办公用 27 英寸一体机 |
补充:容易混淆的 “误区”
- 误区 1:电视尺寸 = 整机尺寸?
错。尺寸仅指 “屏幕可视区域”,不包含机身边框(尤其是现在流行的 “窄边框电视”,边框宽度仅几毫米,整机尺寸与屏幕尺寸接近,但仍需区分)。 - 误区 2:英寸 = 厘米?
错。需换算:1 英寸 = 2.54 厘米,例如 50 英寸 = 50×2.54=127 厘米(对角线)。 - 误区 3:尺寸越大越好?
不一定。需结合观看距离:如 3 米观看距离,选 55-65 英寸更合适;距离过近,大尺寸会导致视觉疲劳。

综上,电视尺寸的计量方式是 “历史习惯” 与 “技术实用性” 的结合,且这种逻辑已延伸到所有屏幕类设备,成为全球通用的 “屏幕大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