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pple Watch Series 6 这半年,你的体验可能涵盖了技术的便利性和一些不可避免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满意的地方:"
1. "便捷的健康监测:" Apple Watch 6 的心电图(ECG)功能、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心率监测和睡眠追踪都非常实用。能够实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在异常时收到提醒,这无疑增加了使用的安心感。
2. "通知和通讯的得力助手:" 随时查看通知、快速回复消息、使用 Siri 进行语音助手操作,都让手机不在身边时也能保持高效沟通。
3. "运动追踪的多样性:" 内置的多种运动模式、自动检测运动、以及计步、距离、卡路里等数据记录,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非常方便,有助于规划和追踪运动目标。
4. "便捷的支付和工具功能:" Apple Pay 方便快捷,而计时器、闹钟、天气、指南针等工具应用也常常派上用场。
5. "设计和佩戴体验:" 无论是铝合金还是不锈钢版本,Apple Watch 的设计都相当精致,佩戴舒适,有多种表带可选,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6. "Apple Fitness+ 的整合:" 如果使用了 Fitness+,手表与 App 的联动提供了更丰富的锻炼指导和数据反馈。
"不满意的地方:"
1. "电池续航焦虑:
相关内容:
在跳过了不甚满意的Apple Watch series5之后,一直等到Apple Watch series6才从S4升级过来,如今也已经用了半年多了,对于这块手表长期使用下来的状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用下来有不少令我十分满意的地方,当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于是就想发文聊一聊对于watch的看法。

满意的属性
作为Apple Watch的多年用户,Apple Watch series6也有一些新的体验升级:
首先作为需要运动健身使用的可穿戴设备肯定是要用更轻便的运动版了。笔者直接选择了新的经典蓝,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这个蓝是相当令人舒适满意的。不像银色版少了点金属质感,也不像深空灰过于低调,以前其实用过标准版S3后换回运动版最纠结的就是铝合金表壳外观都不太满意。但现在经典蓝整体呈现出内敛但又不失质感的气质,是十分优雅的深蓝,并且这个款式也很好搭表盘和表带。

其次是不算新的AOD常显功能,这个功能Apple Watch S5也有,但S6的AOD状态屏幕亮度更高,在室外也可以很容易看清AOD状态的屏幕,这对手表的颜值和实际使用都有很大的提升。需要看表盘内容时可以不用特意在意激活抬腕唤醒了,可以说有了AOD常显后的Apple Watch才是真正接近真正手表。
续航表现方面相比S5代手表的续航变差,S6在开启AOD功能后也仍和续航表现很好的S4相当,经过半年多的使用后S4和S6的续航水平是十分接近的。

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也是S6的新功能之一,但这个功能其实日常的感知相当不强,但这类功能实际上更多的意义在于长时间使用后在健康APP中的统计数据,能多一项检测项目就是好的,也很期待下一代会有传说中的非接触式血糖检测功能。
常用的功能
在watchOS7里新加入了睡眠监测等功能,让Apple Watch从白天佩戴变成了全天佩戴的智能设备,现在S6的使用用途就是看时间,记录身体数据,健身,管理日程和推送有效信息,当地铁/公交卡和给iPhone解锁。运动健身,看时间和推送这些也没什么可说的,就重点聊下比较更新的功能吧:
- 因为新的睡眠监测和血糖饱和度功能,让Apple Watch在记录身体数据有了更全面的功能,默认设置下就可以有一些基础的睡眠记录功能。

但苹果的每一个自带的功能其实都只是最基础的,重要的是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可以围绕这新的API以及这些记录的数据和心率数据来提供更为详细,智能的分析,帮助使用者改善睡眠状态。这方面的软件有很多种,特点都是可以全自动的检测和记录睡眠状态并在第二天提供准确详细的睡眠数据以及一段时间的分析报告。强大的软件还会自动记录梦话(好恶趣味的功能。。。),以及结合心率等数据和算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挑选更合适的时间唤醒用户的智能闹铃等功能。

这类软件有很多种,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即可,笔者最后选择的是Auto Sleep,不是因为有什么功能上的优势,而是因为只有这款不是订阅制的,可以用得起(笑),不过软件还有一个不错的功能是会在起床后通过心率应用进行一分钟的心率记录,捕捉苏醒HRV数据来给出一个“就绪状态”的评分,新更新后还有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功能。配套还一起使用了HeartWatch,这个软件的作用就是详细的分析健康APP中关于心率的每一项记录,给出分析汇总,非常直观而且清晰,并且平时在手表上,还可以在心率超过设定范围时给予提醒。

- 在使用HomePod mini和HomeKit设备后意外的发现除了直接“hey Siri”之外,控制HomeKit最频繁的设备不是iPhone也不是iPad,却是Apple Watch了。因为watch是几乎全天佩戴的,把家庭app放在表盘中,需要控制的时候最方便最趁手的方式当然就是抬起手腕点击一下了。

- 平时还会经常使用到watch的支付功能,不论是Apple Pay,还是NFC的地铁/交通卡,还是支付宝的离线支付,使用Apple Watch都要比手机更舒适便利的,不用随时拿着硕大的手机,轻轻一抬手就完事。
- 在iOS14.5更新和一个在当前疫情环境下至关重要的功能——Apple Watch解锁iPhone!苹果的Face ID不论安全性还是解锁速度体验都是非常舒适的,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佩戴口罩,并且进出很多场所还都需要使用手机上的健康码,这对于iPhone用户来说就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了。尤其笔者用的还是复杂密码,之前每次可都是需要用全键盘来解锁的。。。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让Face ID“认识”戴口罩的使用者,但这样对于依靠扫描特征点来识别的Face ID来讲其实是降低了安全性换便利的做法,个人并不提倡。苹果前几个版本更新iOS时也加入了识别口罩后立刻放弃识别,转而让用户通过密码解锁的功能也是说明了苹果也并不认可这种”训练“Face ID可以解锁口罩的方法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Apple Watch解锁Face ID就成为了非常靠谱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了。因为这个功能笔者也是第一时间就更新到了测试版本就为了使用此功能,实际用下来体验非常舒适,解锁不但非常迅速而且特别流畅,实在是当前疫情环境下非常必要,使用非常频繁的一个功能了。
再总结几个缺点
- 首先还是续航问题,其实Apple Watch的续航一直是可以接受的,到watch4后更是比较满意的。只要有一个喜欢的充电底座,让watch有地方放置,那么回到家洗澡前将watch放在底座上充电就OK了,每天充电并不会带来任何不便的。但是因为watch OS7的睡眠监控功能,让watch变成了一个全天候佩戴的设备,睡觉的时候也会佩戴,并且此时watch会自动的记录和检测睡眠数据。等到起床后watch是有一定耗电的。一般情况下剩余电量是足够当天白天一整天的使用了,但如果有更多的使用频率和需求,还是在起床后先将手表充电,等洗漱穿戴完毕再戴上手表会比较好。
- S6芯片虽然相比S5的马甲芯片有所提高,但性能提升仍不是很明显,有些时候还是会出现系统崩溃,重新加载系统的问题。
- 洗手检测功能不是很灵敏,并且洗手的时候看屏幕也很不方便,只有20秒结束时的一下振动提醒。如果能更加灵敏,并且在洗手的时向深呼吸功能一样有一个节奏性的振动反馈就更好了。
尾巴,Apple Watch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Apple Watch主打健康和运动,可能就会有一些用户觉得是不是用了Apple Watch就会喜欢上运动,watch app store里还有大量的“习惯养成app”。
其实watch只是工具,实际的使用效果还是看使用者的,拿笔者来说,几年前第一次使用Apple Watch series1代时正好是进行运动减肥的时候。当时是经过大半年的改善饮食和坚持运动成功减重了50斤,也因此养成了现在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但要说是不是用watch才能减肥成功,我想说,Apple Watch在执行减肥计划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让运动更加便捷也可以记录和实时反馈身体数据但减肥还是得靠三分锻炼七分吃,指望用一个手表或者什么设备就能马上养成运动习惯,这也是痴心妄想(笑)。

实际上最初购买Apple Watch的初衷还是本身就有佩戴手表的习惯,Apple Watch在此基础上让我可以不再错过任何一条推送,不再忘记记录的提醒也不再漏接电话。这对于一个容易忘事,经常漏接电话但手机却就是喜欢经常静音或调小铃声音量以防打扰他人的人来讲是非常便利和重要的。在这个时候Apple Watch就是绝对不会打扰到他人的,好像私人秘书一样,因为一直佩戴在身上,这个工作也只有Apple Watch是最合适的了。倒也因为要用Apple Watch提醒就得把事项记录在日程中,倒也因此养成了使用todo软件的习惯(笑)。

智能手表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清楚因为屏幕尺寸和电池的限制,手表是不能当作手机来使用的。Apple Watch推出这么多年,用户习惯和群体已经是比较固定的了,在完整的Apple生态中watch可以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如果是有想要尝试Apple Watch但是还有犹豫的朋友,建议先放低期待,打开苹果官网,仔细查看一下关于Apple Watch的功能页面,如果你觉得介绍的功能没有任何一项对你来讲是有用的,那么别怀疑,那就是你并不需要它。但如果有一些功能get到你了,并且一直习惯佩戴手表,那么Apple Watch就是适合你的。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