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关于TicWatch Pro 3的小体验分享,重点围绕“双屏一体”和“长续航”这两个核心特点:
"TicWatch Pro 3 小体验:双屏魅力与续航惊喜"
拿到TicWatch Pro 3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块表确实“大”了,但不是那种傻大个,而是充满了力量感和科技感。它最吸引我的,无疑是其标志性的“双屏一体”设计。
"一、 双屏一体:视觉盛宴与信息聚合"
"主屏(AMOLED高清大屏):" 这是日常交互的主要屏幕。Pro 3的主屏尺寸更大,显示效果极为出色,色彩鲜艳,对比度高,无论是看时间、通知,还是浏览内容,都非常爽快。滑动、切换应用的流畅度也让人满意。
"副屏(e-ink微晶屏):" 这是Pro 3的点睛之笔。这块低功耗的电子墨水屏负责显示时间、日期、步数、心率、天气等静态或更新频率较低的信息。它始终常亮(但在特定亮度下功耗极低),抬手就能看到关键信息,无需点亮主屏,既方便又省电。而且,副屏的显示风格可以与主屏分开定制,玩出了很多花样,比如副屏显示酷炫的表盘,主屏运行各种复杂应用,这种“内外有别”的体验很有
相关内容:

首发于「糖纸众测」。

智能手表和续航水火不容,不同于机械表和石英表,智能手表中有大量电元件,需要耗费较大的电量,但同时受限于手表的体积束缚,所以智能手表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手表的耐用。
一直以来都没有好的解决方案,虽然有厂商推出了“省电模式”,但是省电模式依然使用同一块OLED屏供电,并且两种模式切换并不是无缝的,依然不能说好用。
直到我了解到已经有安卓厂商采用了彩色屏和黑白屏的方案,我才恍然大悟,这样的手表大概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了,这次我也有幸使用了智能手表中的这一品类,它就是TicWatch Pro 3。
▎开箱
我收到的这款是Ticwatch Pro 3 星际黑,机身储存8GB。

纯黑低调的外包装,右侧是手表本体产品图,上面单独做了光滑处理,右上方是Ticwatch Pro 3的字样,除此以外是大面积的纯黑区域,包装的质感还是很棒的。

包装前后侧和背面是产品相关信息,其中有许多信息在传统手表上是看不到的。

包装内包括:
智能手表本体 x1
表带 x1
充电线 x1
三包证书 x1
入网许可 x1
▎外观

1.39 英寸的大圆屏,周围的表壳采用常见的刻度设计,但是较一般此类型手表进行了收窄处理,视觉上更加简洁具有现代感。

表盘材质使用的是甄选了316L奥氏体精钢+特种尼龙+玻璃纤维等材料,玻璃表面真空镀膜 A 级工艺。重量控制在 42.3g,厚度为12.2mm。

手表右侧有两个表冠,实际体验后并没有发现旋转表冠有操作功能。中间的孔是麦克风。

左侧两段细长的孔是扬声器开口。


手表底部,放大可以看到12颗LED灯构成的HD PPG,底部左侧是四个金属触点,想必是用来充电。

黑色的硅胶表带部分实际上还采用橙色的手工马鞍缝线,不是点缀,是真的织进去了。

表带采用的是传统的卡扣。

充电头外型比较生硬,不太好固定。

总体来说,Ticwatch Pro 3 第一眼看非常有高级感,感觉就像一家传统手表公司的作品,整体的印象非常体面庄重,但当你点按屏幕,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款智能手表,但当你等待片刻,它又是一块电子表,将三大表系的元素统一在一个躯体里面,还是蛮神奇的。



▎屏幕
这次问问在TicWatch Pro 3的表盘上做了重点升级,它搭载了新一代的双层屏2.0。

一层为1.39英寸Retina AMOLED屏幕和FSTN液晶屏,其中1.39寸视网膜级别的Retina AMOLED屏幕,分辨率高达454*454(326ppi) ,并且搭载了环境光传感器,可自动调节亮度,保证用户在应对各种光照环境都能看清表盘。

另一层为FSTN液晶屏,样式和内容全新设计,全天候每秒实时刷新,并且具有丰富的信息展示:日期、时间、步数、心率、剩余电量等,甚至还包括NFC的公交地铁刷卡,在此显示模式下,续航时间可达45天,平时不太使用智能功能的用户可以自然的延长使用时长。
▎硬件性能
TicWatch Pro 3采用业界旗舰高通骁龙 4100芯片,内置577mAh 电池,与不少同价位的智能手表相比,性能与电池容量都要更高一等级,内存为1GB RAM,8GB ROM。
支持的传感器包含高清动态光学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离腕检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环境光传感器、气压计。

防水等级是IP68,IP68是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中,防尘防水等级标准的最高级别,最后的8表示可持续浸入超过 1m 深度的水里。不过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个防水等级并不是能很精确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会有出入,所以尽可能不要下水尝试。
▎系统体验
采用Wear OS的一个好处是,基本就继承了Wear OS的软件生态,虽然Wear OS的生态也不算突出,但是软件还是有个基本保有量,系统体验也较为成熟。
App
长按右上方表冠三秒钟第一次开机之后,表盘就会显示一个二维码,扫描后直接跳转“Wear OS by Google”App,原来手机端使用的是谷歌的官方智能手表应用,下载完成后,打开手机蓝牙即可搜索配对连接。

截图则是同时长按右侧两个表冠,这时手表提示导出截图还需要下载“出门问问”这款App,所以,原来要用两个不同的App来管理手表。这个体验稍微有点繁琐。
但是其实手机端App可设置的东西并没有多少,真正的高度定制化功能都在Wear OS上,谷歌也许希望智能手表更加独立自主,而非手机的附属品。
Wear OS by Google 操作系统
如果把手机的App图标列表作为桌面,那么Wear的桌面处于次层级,首层一直都是表盘。

当你按下右上方表冠,手表才会进入App列表,表盘界面上滑通知中心、表盘界面下滑控制面板、右滑快捷操作界面(相当于手机负一屏),左滑快捷卡片,继续向左一直滑可以逐个查看不同卡片,手表的滑动体验还算流畅,但是不是太跟手。

应用列表预置了34款App,大部分都是系统App,第三方App只有三四款,而且都是非常常用且必要的经典App。
由于是Wear OS,应用商店里的App较为丰富,保证了手表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手表上实时接收手机上所有App的推送,即便手表上没有安装这款App,让手机上的各种通知消息汇集在手表端查看,可以有效减少手机屏幕使用时间。
表盘
在表盘长按可以进入表盘收藏夹,里面有一些预置表盘,但其实还有非常丰富的表盘在“更多”中。

除了“更多”中多达十几款多种风格各异的表盘,表盘商店还有大量的免费和收费表盘可供下载,绝对可以满足不同性别和性格的用户个性化需要。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己手机拍的图片作为表盘,可玩性更强。

表盘商店里我还发现了一些小众的表盘,譬如这两款我喜欢的异形主题表盘。

尤其是这款表盘!与圆形边框完美契合。
eSIM体验
想要用手表独立打电话,首先你需要开通一号双终端功能,开通方法是,我的移动卡需要下载“和多号”App,Wear OS App和出门问问 App,一步步按提示即可实现。

开通后手表相当于插入了一张SIM卡,但实际上并没有实体卡插入,而卡号与你的手机号码是一致的。

当手表和手机断开连接时,就相当于两台相同号码的不同手机,既能接打电话同时还能接入移动网络上网。
如果没有开通eSIM,Pro 3还支持蓝牙打电话功能,配对安卓手机,可接打手机上的来电;配对苹果手机来电可以用手表接起,但需用手机通话,暂不支持用手表拨打电话。
据我使用中发现,如果手表断开WiFi,是无法借助蓝牙使用手机网络的。
运动健康监测
出门问问在旗下产品中搭载的TicMotion AI智能姿态识别算法可以实现真正的运动自动识别体验,无需任何操作,随意开始跑步或者游泳,Pro 3便会自动进入「Auto运动模式」并自动识别,开始运动数据监测,当运动结束后,同样无需任何操作,Pro 3自动暂停监测并生成此次运动的数据报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全自动化。
(1)多种运动模式。
Pro 3支持13种运动模式,包括登山、越野跑、椭圆机、瑜伽、泳池游泳、户外跑步等,记录的运动数据包括行走距离、运动轨迹、时长、步数、心率、配速、卡路里等,并且拥有独立 GPS 芯片,支持 GPS、北斗、GLONASS、Galileo 等定位系统,可以完全脱离手机,定位更为精确。

除了常规数据,还加入了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随时随地检测血氧饱和度,掌握自己的健康变化,尤其适合高强度脑力劳动者、高龄人群、高山/高原环境缺氧人群和打鼾人群,可以随时监测到自己的血氧饱和度状态,为生命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实际体验中,示意图能够直观的展示使用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制成表格,很方便快捷。

为了让用户重视运动健康,Pro 3默认将右下方表冠直接作为运动功能的快捷键,将运动和健康提到了系统的第一层级,当然这个功能也是可以自定义的。

另外系统默认每天在表盘上左滑呼出运动环,查看今天一天的运动量,十分方便。
(2)各种专业健康监测。

据官方的描述,手表底部的12颗LED灯构成的HD PPG,让心率监测数据更精准,搭配出门问问的全新AI智能心率算法,全天候多场景高精度监测。

Pro 3的众多健康监测功能中还包括了睡眠管理功能,但是需要佩戴手表睡觉。

同时还有小问呼吸,小问压力等细节呵护,全天陪伴用户。
语音与遥控
长按电源键就可以小问语音助手,手表默认关闭语音唤醒,可能是为了保证续航,不过设置中依然提供了开启的选项。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TicWatch Pro 3搭载了其独家AI语音算法,实际体验中,小问的语音识别还是比较准确的,并且之前我在使用一些智能手表的语音助手,譬如当我说“我要看电影”或者“我要点外卖”时,会显示不支持,不过这款出门问问出品的智能手表却可以直接推送电影院和商铺信息,这点来说,体验还是非常舒适的。

与手机不同,手表如果使用键盘输入,甚至某些应用场景里点按也是非常不便的,所以语音技术的成熟为手表提供了绝佳的交互,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点按,但是这应该是排在点按之外目前最有效的交互方式,未来语音控制还会拥有更多表现机会,或许未来配合陀螺仪手势+语音结合,或者类似锤子点按+语音结合……会让交互精度上升到另一个水平。
NFC
Pro 3目前支持京津冀、羊城通、武汉通的互联互通卡和上海地区的公交卡(或者我没搞懂怎么用),在地铁进出站只需要直接抬起手腕触碰一下就可以了,无需多余的操作。而且官方介绍说,手表在关机状态下仍然保留有极低电量,依然可以刷交通卡,同时息屏或持久模式下也可以使用。配合手机还全面支持支付宝二维码支付,进一步减少手机屏幕使用时间。
PRO在哪?

Pro3与非Pro版本相比,做了全方位的升级。
主要区别如下:
1.硬件配置升级:处理器从wear2100升级至wear4100,GPU性能提升150%,双屏功能(Retina amoled屏+FSTN秒刷新屏)更为强大,电池升级至547mah,内存从4G升级到8G,手表也能有大空间;
2.外观升级:在增设更多功能,电池容量增加39%的前提下,保留原有经典设计的前提下,我们将产品做到了更轻更薄,厚度降低0.4mm,重量降低27%。
3.功能升级:新增小问血氧、小问压力、小问噪音、小问呼吸、小问教练等功能,还有全面升级的小问运动(支持高达13种运动模式),全方位呵护您的健康。
4.Esim升级:4G版本更是支持全网通的Esim服务业务,无论您是什么运营商,一表通通搞定。
▎续航
577mAh电池配合双层持久显示技术,提供了Wear OS智能模式和持久模式两种状态自动切换,以实现更好的续航,特别是很自然的区分了不同习惯,偶尔使用智能功能的用户可以达到比拟电子表的续航,而常常使用智能系统的用户也能最大限度的延长续航。

而当电量低于5%时机器自动切换至持久模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延长基本功能的使用,并且这个百分比也支持自定义阈值。
官方数据是Wear OS智能模式充满最长可使用72小时,完全待在持久模式下,则续航可达45天。
使用下来,我的建议是可以随意使用,重度使用一天可以支持,但是晚上一定要充电。
▎总结
这款Ticwatch Pro 3最让我惊喜的它独具特色的双屏显示,有效延长的续航的同时,无缝切换,实在是目前最佳的智能手表续航解决方案,特别是基于这个设计照顾到了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外观方面这款Pro 3则比较偏男性,但是又不会过于老成也不至于过于活泼,总之商务使用还是非常合适的。

同时出门问问的AI算法也对运动健康有所助益,出门问问的这些技术积累都融入了它的硬件产品,之前用过一些安卓手表,连“我要看电影”的语音都没有提供接口,这次Pro 3终于让我感觉到了智能,但是,必须承认,这离我想要的智能还有不少距离,希望出门问问能做得越来越好。最后,说说价位,2199元的价格还是稍贵,体验还没到支撑起这个价位的感觉。

智能手表作为一个近些年最新的智能终端品类,承载了人们对于下一次科技硬件变革的期望,但一切都要从生态谈起,其实硬件可以不断迭代,但Wear OS能否杀出重围,决定了许多智能穿戴厂商的命运,希望,谷歌加把劲!

全文使用总共二千块的相机+镜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