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耗电太快确实很烦人!很多耗电大户都是一些我们可能用不到或者没意识到的后台功能。帮你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耗电“元凶”以及如何关闭它们来省电和省流量:
"一、 省电模式 (Power Saving Mode)"
"注意:" 很多省电模式其实是“折中模式”,它会限制一些功能来换取更长的续航,但可能会牺牲一点性能或便利性。如果你只是想临时应急,可以开启;但长期开启可能不如精细调整效果好。
"关闭方法:"
"Android:" 设置 -> 电池 -> 省电模式 -> 关闭。
"iOS (iPhone):" 设置 -> 电池 -> 低电量模式 -> 关闭。
"二、 后台应用刷新 (Background App Refresh)"
"作用:" 允许应用在后台更新内容(如新闻、社交媒体动态、邮件等)。
"耗电原因:" 很多应用会不断在后台连接网络、获取数据,非常耗电耗流量。
"关闭方法:"
"Android:" 设置 -> 应用 -> [选择一个应用] -> 电池 -> 后台活动 -> 禁用或选择“无限制”(如果你确定不需要后台刷新)。或者更彻底地,在设置 -> 电池 -> 后台应用刷新 -> 关闭所有应用的开关。
"iOS:"
相关内容:
手机明明没动却疯掉电?一键关掉“自启”,实测能延长10%~30%待机

很多人晚上睡前明明把手机放桌上,第二天一看电量却掉得可怕,心里那种被“偷电”的感觉特别焦虑。我也是曾经天天抱怨手机耗电的人,后来慢慢发现,问题往往不是电池本身,而是那些偷偷在后台“自启”的程序在偷跑。说白了,手机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自己醒来,更新、同步、刷缓存,反正对你看不到但对电池很有感。
自启到底会干什么呢?它会让一些你平时不打开的App在后台持续运行,哪怕你从来没点开过,这些程序也可能在定时拉取数据、上传日志、弹推送,结果就是占用RAM、产生缓存垃圾、频繁唤醒CPU,长时间下来既消耗电能又占据存储空间。我朋友小李的小米10就是例子,他把十几个几乎不用的购物、工具类App的自启关闭后,待机表现明显好转,平时能多撑出一两个小时,日常流畅度也回来了。

给你一个简单可操作的做法,安卓手机通常在设置里找到应用管理或应用启动/自启管理,进去后会看到很多App的自启权限,很多手机会提供“一键关闭”或者手动关闭三项权限:开机自启、后台保活、关联启动。我是习惯一开始先用一键把不必要的全关了,再把通讯、支付、健康等必须要及时提醒的App单独放行。这样做的直接效果是,这些App不会再自动在后台偷偷跑,既省电也少生成缓存垃圾,手机“喘气”的感觉很明显。不过要注意不同厂商界面名字会有差别,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手机的入口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找不到的话可以在设置里搜“自启”或“后台活动”几个关键词。
苹果用户也有相应的控制方法,iPhone里可以通过设置—通用—后台应用刷新来整体关闭或只允许在Wi-Fi下刷新,此外再检查定位服务和通知权限,很多App在有定位或推送权限时会频繁唤醒。再配合开启低电量模式,平时把一些不重要的App的后台刷新关掉,既能减少不必要的耗电,也能保护隐私。我的同事张姐把几个不常用的社交和游戏的后台刷新关掉后,晚上躺下时电量掉得慢了许多,第二天也少了焦虑。
除了关掉自启,还可以顺带做几个清理动作来巩固效果。先把长期不用的App直接卸载,别留“睡眠用户”在那儿吞资源;然后在设置里清理应用缓存和存储,很多购物和视频App会积攒大量缓存文件,清理后会释放出几十兆到几百兆甚至上几GB的空间,视使用习惯而定。要提醒的是,盲目把所有东西都关掉可能会导致消息延迟或提醒不到,比如银行短信、扫码支付、行程提醒这类需要即时通知的App要保留自启或把通知权打开,权衡好及时性和省电之间的平衡。
说个有点生活化的注意事项,不要把“省电”当成一种极端追求,曾有人把所有App自启和后台一刀切关闭,结果关键的工作消息丢了,反而引发尴尬。我建议养成每周或每月快速检查一次自启和后台刷新设置的习惯,另外保持系统和关键App更新,手动更新能避免后台自动更新带来的突然唤醒。就像我自己,现在每个月会花五分钟检查一次自启和清理缓存,配合低电量模式和按需关闭定位,手机的续航稳定了,人也少了几分慌张。
现在手机系统和应用越来越复杂,省电不再只是换电池或买大电池的事,更是日常维护的一部分。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小动作,却能马上看到效果,手机也因此“活得更久一点”。你最近遇到过手机莫名掉电的情况吗?说说你的经历和你试过的办法,或者哪一步你觉得最难操作?我想听听你的故事。
素材来源:晨曦的生活常识视频(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