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上岗”是直播行业规范发展、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一步,它标志着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更注重专业性和合规性的“下半场”。在这个阶段,直播平台需要围绕“证”进行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领先并实现价值。
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探讨直播平台如何在“持证上岗”后玩好“下半场”:
"1. 深化内容生态,提升专业价值:"
"内容垂直化与精品化:" “证”往往意味着特定领域的专业资质。平台应鼓励和扶持持有相关证书的主播,深耕垂直领域,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而非简单的娱乐或叫卖。例如,美妆主播持证,可以提供专业的护肤知识和产品评测;知识类主播持证,可以提供权威的学科讲解。
"打造知识付费与技能培训场景:" 利用持有证书的主播资源,开发付费课程、直播课、训练营等,将直播平台从纯粹的娱乐场转变为知识传播和技能提升的场所,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强化内容审核与质量保障:" “证”是内容质量的基础门槛。平台应利用这一门槛,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打击虚假宣传、低俗色情等不良内容,提升平台的公信力。
"2. 重塑用户连接,构建信任社区:"
"基于
相关内容:
近日,网友在新浪微博爆料,在网络直播平台“斗鱼直播”中有一名37岁“老教授”“开班”讲数学,课程的内容涉及大学的高数、考研数学等。
直播产业在2016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横冲直撞”、火爆全民,众多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搜索“直播”二字,马上会有将近200款直播App出来。已经初具规模的在线直播平台已超过400多个。互联网巨头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切入直播领域分一杯羹。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简称《报告》),同样表明了直播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该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网络直播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00,149和237,显示出持续上扬的态势。”
全民直播乱象丛生?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用和信息传播交流模式,在丰富网络文化、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确实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平台。
然而全民直播时代到来,也让直播市场迅速同质化,且内容也越来越大胆、无底线,以各种博取眼球的炒作方式吸引粉丝。这些网络恶俗炒作手段和方式,使网络空间弥漫着一股不健康的气息,如果任凭这种恶俗炒作继续,网络文明必将受到严重污染。这也暴露出直播平台监管乏力问题,促使有关部门接连出台规定进行整治。
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三部门不断收紧政策,严格监管直播平台。网络直播“持证上岗”的时代已经开启,行业洗牌已势在必行。
相关规定“纷至沓来”
今年9月9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开展直播服务,必须符合《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
11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主要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强力措施,且明确提出了“双资质”的要求。

12月13日,文化部印发《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按照管理办法,网络直播平台要有许可证,网络主播也要进行身份证实名注册。另外对网络表演单位、表演者和表演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致规定。
广电总局要求直播平台应具备《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不持有《许可证》的机构,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视音频直播服务。
直播平台怎么看“持证上岗”?
来看一组数据:
仅违规账号,快手直播封停了103个,花椒直播封停了70个。此外,一直播清理下线各类违规节目2458个,封停违规账号3124个;六间房封停违规账号1228个;360水滴直播关闭了存在泄露隐私隐患的直播节目662个。
直播平台运营需要获取《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截至目前,获得双证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数几家,而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花椒直播、全民直播、陌陌等直播平台尚未在网站底部公示视听许可证。
爱奇艺表示,在奇秀平台的所有直播发布者,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身份审核和实名注册。
斗鱼直播则从2014年1月1日上线以来一直施行实名制注册,要求平台上所有主播提供真实身份证扫描。同时,主播需要将身份证和银行卡进行绑定,通过银行的验证系统进行二度验证。
直播行业大洗牌,中小平台撑不住!
在大量新规三令五申背后,反映出的是直播行业加速整合的现状,直播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洗牌效应。随着一系列直播政策的实施,拐点来得比预期快,三分之一中小平台陆续倒掉。
虎牙直播副总裁张海峰谈到“直播这场激烈的牌局,玩到最后会成为一个相对垄断的行业。最大体量级的玩家,可能也不过五六家“。
比达咨询分析师陈彪表示:目前中小直播平台用户积累较为单薄,缺乏足够内容及内容生产能力,资源置换能力较弱,与此同时,受单一商业模式影响,营收收入逐渐难以覆盖成本,未来生存压力较大,新进者的减少目前弱势者的淘汰,以及中小平台数量的减少将十分明显。”
当相关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以百播混战为特征的直播市场的第一轮竞赛将落下帷幕,利好主流直播平台,直播行业将逐渐建立起良性竞争的健康市场氛围。
未来直播平台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12月14日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侯召迅在第15期网络传播沙龙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内容为王,技术为辇(或冕)。内容当中最鼓舞人、最能引领人、最能感召人的就是人文情感内容,最核心的就是爱和真诚。所以,主管部门鼓励各方利用直播工具积极传递好消息正能量,更好为公众生活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引导用户聚焦内容差异化,可能是目前这些直播平台自救的途径。
内容创新是根本
垂直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直播,满足用户需求与自身兴趣的直播内容,如体育、财经、在线教育等形式开始不断涌现出来。例如,斗鱼已经设置了教育分类频道、YY也推出了知牛财经平台,平台转向创造知识共享的经济价值。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直播平台与顶级IP“跨界联姻”
直播平台与顶级IP“跨界”合作,全新的内容视角,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通过导入强大的IP资源,持续孵化优质内容,打通综艺、电视剧、电影等IP的生态闭环,打造差异化内容直播。
导演高希希的后续电视剧、电影将会在栗子直播上选角色,在直播平台开展电视剧、电影角色甄选,在吸引粉丝眼球的同时更将突破传统的选角模式。借助直播的新形式,开放性的全民视角将打破用户对选秀的认知,为直播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12 月 14 日,梦想直播与数字阅读巨头掌阅科技牵手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影视、文娱和大 IP 为依托,共同打造「直播+大文娱 IP」的全新商业模式。据了解,梦想直播和掌阅的战略合作诞生业内首例 IP、内容、造星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可以让直播行业更广阔的市场。
实现了视频网站、电视台和直播的三屏互动结合。
内容、形式大创新
今年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期间,优酷直播联合天猫双11直播间共直播了200多场明星大咖直播秀及独家网络直播了天猫双11狂欢夜晚会。用户通过优酷APP聊天室实时互动点评,边看边买商品,参与抢红包。
互动直播综艺是优酷直播今年的一大创新,如《小哥喂喂喂》、《国民美少女》,两档代表性互动直播综艺综艺开创点播加直播的创新排播方式。
国内首个“直播剧”《Maggie唛姬》,大胆打破了脚本与交互的硬边界,尝试剥离影视作品中NG拍摄和后期剪辑的“标准式”处理。
该剧全程一镜到底无NG,并通过轻喜剧表演风格打破次元壁,满足网友窥屏感的同时增添了独特的“破屏互动”环节。
业内人士认为,直播业的发展趋势已由过去简单粗糙的网红主导模式,变轨为大 IP 多元化优质内容主导模式,擅长资源整合者方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此外多数从业者认为一旦VR、AR、全景直播等新的技术手段成熟起来,投入直播,未来发展想象的空间将会更大。
编辑:武司宇
微信编辑:张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