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摄影进阶到拥有类似单反照片的高度,需要掌握一些核心技巧和理念。手机摄像头虽然像素和物理尺寸不如单反,但凭借其便携性、快速启动、强大的算法和丰富的后期功能,完全可以拍出质感媲美甚至超越单反的照片。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一、 硬件基础与准备 (Hardware Foundation & Preparation)"
1. "选择合适的手机相机 App:"
"原生相机:" 大多数旗舰手机的原生相机功能强大,且能直接调用手机强大的处理能力。熟悉其功能是第一步。
"第三方专业 App:" 如 VSCO, Lightroom Mobile, Snapseed 等。它们提供更丰富的手动调节选项、预设风格和RAW格式拍摄能力,是进阶的关键。
2. "清洁镜头:" 这是最简单也最重要的一步!手机镜头脏污会严重影响成像清晰度。用干净的微纤维布或镜头纸擦拭。
3. "考虑外设 (可选):"
"手机三脚架:" 非常推荐!稳定拍摄是获得清晰锐利照片的基础,尤其是在弱光、长曝光或需要精确构图时。
"外部麦克风 (无线/有线):" 如果拍摄视频或需要高质量音频,可以提升作品整体质感。
"便携闪光灯/补光灯:" 在光线不足时提供补光。
相关内容:
关注柳侍墨,每天有收获!
手机拍照,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虽然说,手机的功能挺强大,但如果不会用,却依然拍不出想要的效果。
反过来讲,如果把手机的拍照功能“物尽其用”,就完全可以拍摄出,媲美单反相机的效果。
一起来看一下吧!

图1
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单反相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拍摄出“浅景深”的效果。
也就是俗称的“虚化”——比如图1和图2中的背景虚化,可以让背景变得干净、简洁,让主体更加突出。
那么,手机怎么拍摄出这样的效果呢?

图2
找到合适的拍照模式。
打开你的手机拍照界面,你会看到大光圈模式,和人像模式。
想要拍摄出“虚化”的效果,就要用到这两个模式。
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拍照界面的显示也不一样。
侍墨用华为和小米分别举例——

图3
图3是华为手机,图4是小米手机。价格差不多,配置也差不多。
华为手机的拍照界面里,大光圈和人像模式是分开显示的。
小米手机的拍照界面里,大光圈是藏在人像模式里面的。

图4
找到正确的拍照模式,我们还要,养成手动对焦的好习惯。
点击你的手机屏幕,会出现一个小方框。
这个小方框,就是对焦点了——同时,也是测光点。

图5
手机的测光和对焦是同一个点。单反相机倒是可以把两个点分开操作,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分开。
我们只要记住,养成手动对焦和测光的习惯就对了。

图6
学会手动对焦。
为什么要手动对焦呢?
因为,对焦点放在哪里,哪里就最清晰。
说得再直白一些,对焦是拍照的必备步骤。
就算你不对焦,手机也会自动对焦。
但是,手机自动选的对焦位置,未必是你想要放的位置。
比如你想拍花,手机自动给你对在叶子上了……那么,拍照效果就是叶子比花还清晰了。

图6-2
对焦点的位置,和咱们的视觉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咱们拍花朵,对焦点一般都会放在花朵上,周边的叶子就会拍虚化。
因为咱们的视觉习惯就是先看花后看叶子,即使是大叶子小花的品种,也是这样的“看法”。

图7
拍人像,也是如此。
咱们的视觉习惯,是看人先看脸。
正常人不会第一眼先盯着你的脚看,都是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先看脸。
所以,对焦点也要放在脸上,先把脸拍清晰了,才能看清楚你长什么样子。

图7-2
距离产生美。
虚化三要素,光圈,焦距,物距。
大光圈模式或者是人像模式,算是手机拍照的必备配置。
长焦距,算是手机配置的“选择性”配置——好多便宜手机没有,旗舰型号才会有。
所以这个“不普及”的配置咱们先忽略。如果你的手机没长焦,我再写一千字也是白教。
但是,物距,咱们可以操作——这个不用花钱。
来看示例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