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北京市海淀区一项新措施的简讯。
"核心内容:"
北京市海淀区近期启动了“智慧单车调度平台”,其主要目的是"集中处理和规范共享单车的乱投放和乱停放问题"。
"平台作用:"
1. "监控与识别:" 利用技术手段(可能包括大数据分析、GPS定位、图像识别等)监控共享单车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快速发现乱停放、违规投放等行为。
2. "调度与清运:" 平台能够指令或协调相关清运力量,对超标、违规投放的单车进行集中清理和规范。
3. "源头管理:" 可能涉及对单车企业投放行为的监管,引导其按需、合规投放车辆。
4. "提升效率:" 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更快速地响应和解决问题。
"背景与目的:"
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其无序投放和乱停放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海淀区作为北京的核心城区,人口和车流量密集,这些问题尤为突出。“智慧单车调度平台”的上线,旨在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共享单车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总结:"
海淀区的“智慧单车调度平台”是北京市在规范共享单车管理方面的一个新举措,通过技术赋能,旨在更有效地解决乱投放、乱停放等顽
相关内容:
五道口地铁站东南侧、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入口处,新安装的一块电子大屏幕近日投入使用。
走近一看,上面写着“智慧单车调度平台”。进入“实时预览”界面,13个探头实时“盯着”纳入监控的3处共享单车停车场,每个停车场一共停了多少辆车、各家单车企业分别有多少辆、实时进出车辆多少、是否规范停放,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停车入位的车辆上是绿框,乱停的是红框,尤其明显。

“这是我们为治理共享单车乱象开发的平台,上周刚刚投入使用,目前看效果很明显。”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进介绍。
学院路街道有高等院校10家、重点科研院所11个,地铁13号线、15号线贯穿辖区,地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量极大,同时也带来了共享单车企业过度投放、运营管理不善,骑行人乱停乱放等情况。

为解决这一社会治理中新出现的共性问题,学院路街道提出“有序投放、行为引导、空间规划、共享共治”十六字工作方法,进行系统治理。
首先,街道联合北京市委党校、交通大学等学术科研机构,围绕共享单车进行城市体检,将辖区内共享单车的骑行特征从季节、特征日、时间和空间尺度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学院路街道单车点位专题分析报告》,并根据报告研究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针对停车资源不足的地区,如五道口地铁站周边,与铁路局沟通协调,利用京包铁路地面闲置土地空间建设五道口地铁站南停车场,可吸纳共享单车及非机动车600余辆,基本缓解了五道口地区停车问题。

针对骑行人乱停乱放,在圣熙八号周边、清华东路西口地铁站周边、768创意园北侧等重点地区,设置“电子围栏”和禁停区,在围栏外和禁停区停车无法落锁,以此引导规范骑行人的停车行为。
针对日常人巡管理模式中人员效率不高、时间点有空缺等问题,在全区率先建立共享单车智慧调度平台。该平台采用实时视频直播方式,可以及时监控停车场共享单车停放的数量、停放秩序、停车场的饱和度以及当前车辆进出数量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自动派发工单给一线工作人员,指导他们快速调度、整理共享单车。平台还能根据大数据分析提出提前预警、紧急预案、补救措施三种解决方案,为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增设停车场、布设电子围栏、建设智慧单车调度平台,三管齐下,学院路街道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逐日改善。相关经验总结后将在海淀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