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DIY爱好者的自述(附DIY耳机作品)

以下是一篇耳机DIY爱好者的自述,并附上一些假设的DIY耳机作品图片:
---
"我的耳机DIY之旅:从零件到音乐灵魂"
大家好,我是小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也是一个狂热的耳机DIY爱好者。我的房间,不,应该说我的整个家,都充斥着各种电子元件、工具和耳机。对我而言,耳机不仅仅是听音乐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种探索声音极限的旅程。
我的DIY耳机之路,始于几年前的一次偶然。当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些玩家分享自己动手制作耳机的视频,那些精美的外观、独特的结构和出色的音质,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小就喜欢拆解各种电器,对里面的零件充满好奇,但从未想过会将这份爱好与耳机制作联系在一起。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步:购买一套入门级的DIY耳机套件。那是一个简单的动圈耳机套件,配件齐全,说明书也很详细。我按照步骤,一步步地组装,从焊接电路板到安装驱动单元,再到打磨耳机外壳,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充满成就感。当第一个声音从自己亲手制作的耳机中传出时,那种喜悦和兴奋,无法用言语形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对耳机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我开始尝试自己设计耳机,选择不同的驱动单元、音量调节电路,甚至尝试不同的外壳材料和工艺。我研究了各种耳机的声学原理,学习了如何搭配不同的

相关内容:

为了写这篇文章其实已经预谋了很久很久。。。

在开始之前,和大家谈谈我是为什么会走上耳机制作的道路,在这里又有些什么隐情呢~

其实,一开始我也只是一个对数码对科技着迷的少年。没有接触发烧级耳机这种层次的东西。

在很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以为地摊就是全世界的我,接触到了森海的一个头戴耳机。。。感觉整个人被震撼到了。



从一个对耳机毫无要求的木耳,到开始学感受每个耳机的不同。

直到现在开始自己制作耳机。

已经不是当初拿耳机单纯的去听声音,而是通过每一个耳机去享受过程。

说到做耳机,其实也是有一段故事。

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在学校多才多艺能弹能唱,还在我们当地乐队当主唱。从多方面了解还真是这样,所以在多年后的现在,看着他经常在书房自己用简陋的设备录着歌。



就。。。萌发了一个想法:给他做一个很棒的耳机!

经过了一年多的求教和实践。在财力物力精神力的猛烈攻克下。终于也算是走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也许很多人说,我玩耳机这么多年~你一年算个毛线。可是我是一年只去做这个事情。so......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在一次一次损坏单元下,一次一次总结腔体密封下。做出来了几个让我欣慰的耳塞。


耳机无非由几个要素构成

单元,线材,外壳。

单元是耳机的核心所在,一般制作人也不会公开单元,因为会涉及校音部分。

外壳和线材搭配好看不偷工减料就好。



如果不是太发烧,入门级和木耳们

建议不要听别人建议什么耳机随波逐流。

在音质可以情况下,不如选一款带着舒服并且颜值够的耳机。




做耳机的几个原则

1.音质肯定要高要求,起码和品牌耳机比同级别要碾压。

2.让很多人能了解我的理念【追求个性化,只要适合自己的,厂商给不了的,自己能满足自己】

3.没有太多附带要求,手机就能推,更加亲民。如果要发烧,另算。

5.不是商业化得批量产品,手工制作肯定会使耳机更加有价值!一种执着和独一无二的价值。


好的东西不是自己藏起来,而是给更多人分享,很多人求我做耳机,我也很乐意。

在和人交流中,能得到更多答案。





No.1 Classic木质系列Zero▪鸡翅木

第一次做的时候,材料清单写的是黑檀木。。。拿到手上我就天真的以为是黑檀木

结果其实图片上的是鸡翅木。

看起来很不错吧。这个是实验了无数次,总结出的密封办法。

还有些人告诉我用有机物做外壳对单元和电子线路有损坏。

我想了三天三夜得出一个结论。

有人还说外面做的不干净,我现在还没挂。

有人说wifi手机都有辐射,我现在还没挂。

有人说。。。。反正我还没挂,你愿意咋说咋说~

~~~开开玩笑~~~

木质耳机和金属耳机感觉不同

外观上更加沉稳,有格调~很多人都被木纹征服。我也很喜欢

而且木头腔体听起来的感觉也和金属不同,金属腔体出声脆,木头腔体出声有一种岁月的味道~

每个耳机都需要有自己的家。

说到这个耳机,是自己第一次实验的耳机,到现在已经总结了无数次,终于做到还算满意。

从颜值来说,还是很有气场的,木纹总是能提升一些逼格~

单元搭配重低音,木耳很好的能感觉到动次打次带来的低音震撼。虽说是最低级的享受。。。。

不想去和品牌比较,怕说我卖瓜,我夸我瓜甜。

中频表现不错,低频更不用说,不过高频略显不足。

一般上班下班运动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主要颜值可以{:挖鼻屎:}

关于这个外壳,我专门匹配了一套3组小中大的耳机套,想换那个换那个。



No.2 Master金属系列Zero



第一个试水是木头,第二个肯定是金属,自己自制肯定不能用品牌外壳,免得说山寨。

背不起骂名。

第一眼看到这个外壳,简约内敛就征服我了。

滤网做工还是很棒的,是金属片打孔,不是那种金属丝网。

线材数据18芯高纯度6N线材,金属分线器加镀金3.5插头。

圆圆胖胖的。

细节图,还是那句话,不管你做什么:理念决定未来,细节决定成败。

陪伴我逛景区,有时候真不愿意举着单反跑来跑去,手机像素还是不错的,合成5000万说着很霸气,不过也挺好的。。。

圆圆胖胖的。

晒晒平时,带出去也就一手机一耳机,毕竟定位入门级的耳机。

方便就好~音质也不赖。

No.3 Classic木质One▪红猪

这个红猪是我起的的~虽然逼格一下无影无踪,不过还是蛮可爱的。



圆圆胖胖的。

导音口短粗,有好处也有坏处。

个人感觉人声更近了,不过拢音没第一个好。

各有千秋吧~


金配红檀木!虽说我感觉有点爆炸的感觉。我是不会说是暴发户的感觉得!!!


选一个好看的地方,拍拍好照片。配好音乐,生活不过如此。

选一个好听得音乐,听听好旋律。配好风景,生活不止如此。

线材还是钟情的咖啡配色。金属头更加耐用~

到了最后环节,上面三个耳机都是我耳机路上的累与汗水的结晶。

有人喜欢,有人无感。不过都无所谓。

为什么会为此发烧?因为是那种不同的感觉,对艺术的追求!对声音的聆听。

耳机同样是一个有灵魂的

耳机也有性情,所以人们找了一个煲机的理由{:挖鼻屎大叔版:}

总而言之。不是贵的耳机就适合自己。从技术层面也分析不出耳机的好坏。

一个合格的大神是需要听感和数据结合。


自己是耳机制作人,就不和大家分享那些被分享烂的耳机了。

自己做的足以,对吧?

制作一样东西是一种沉淀,是一种过程。保持自己最初的心就能做到极致。

在耳机上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评论区~一起探讨。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