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偷偷录音(秘密录音)是否可以被法官采纳,取决于多个因素,并且"并非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一样也能被采纳”。
以下是关键点:
1. "合法性是前提":
"是否侵犯隐私权":秘密录音可能侵犯相关方的隐私权。如果录音是在完全私密的环境下,且录下的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粹私人的对话,被录音者可能有权要求排除该录音证据。
"是否违反禁止性规定":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明确禁止秘密录音。例如,中国的《民法典》规定,采用秘密录音等手段获取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认定侵害事实的依据。但这通常指的是侵害"合法权益"的情况。如果录音内容涉及"违法行为",情况则不同。
"是否用于非法目的":如果秘密录音本身是为了实施犯罪或其他非法目的而进行的,那么其获取的证据效力会非常低,甚至可能不合法。
2. "采纳的关键因素":
"内容相关性":录音内容必须与案件审理的事实相关。
"真实性":法院会审查录音是否真实、是否经过剪辑或伪造。可能需要提供录音的原始载体,并进行技术鉴定。
"合法性":这是核心。法院会审查获取录音的方式是否合法。如果法院认定获取方式违法,即使内容真实且相关
相关内容:
“你跟我结婚了,那你两个小孩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当然是给我爸妈照顾,你就放心吧,结婚了一年到头你也见不了几次。”
“我们生个宝宝吧”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妻子和丈夫离婚时都在抢小孩抚养权,原本法官打算一人抚养一个小孩,但是女方的一段录音让法官彻底改变心意,法官判两个小孩都归女方抚养,房子留给女方,财产四六分。
一段录音,竟能让一场官司峰回路转。一边是大众普遍认为偷偷录音违法不可取,另一边却是无数胜诉案例中它作为关键证据力挽狂澜。

Portrait of happy cheerful family, young mother
今天卢律大揭秘,偷偷录音只要满足这 4 点就有效!
一、设备选对
合法的录音设备是关键。像手机、录音笔这类常见设备,用于录音是完全合法的。可要是用了非法设备,那性质就变了。比如,有妻子为了获取丈夫出轨证据,私自购买针孔摄像头、窃听器,安装在别人家里、车里,通过这些设备取得的录音,即便内容很 “劲爆”,法院也不会认可。

二、不侵犯隐私权
把录音设备放在别人的家里、别人的车上等私密空间,一旦被认定侵犯隐私,录音证据就会被判定无效。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家里、自己车上、公共场合偷偷录音。
三、明确身份
录音过程中,一定要清楚表明对方的身份。如果录音里连对方是谁都不清楚,那这份录音很难证明他是他。比如,在开始录音时,可以自然地称呼对方 “张经理”“李老师” 等,或者通过对话内容明确对方身份信息。要是后续出现纠纷,对方也赖不了账。
四、保留原始载体
录音内容要完整,不能剪辑。有些人觉得录音太长,就挑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剪辑出来提交。但这么做是错的,一旦被发现录音有剪辑痕迹,法院很可能不采信。并且需要保留录音的原始载体,比如用手机录音的要保存好手机,用录音笔录音的保存好录音笔。
记住了,以后偷偷录音,无需提前 “报备”,掌握这些偷偷录音的要点,在必要时就能合法有效地获取有力证据,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