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绿、强”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的鲜明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新:体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理论创新:" 公报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将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同时,公报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治理念,如“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实践创新:" 公报总结了过去五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任务,体现了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例如,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等,这些都是实践层面的重要创新。
"制度创新:" 公报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这体现了在制度层面的创新。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高: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和目标高度"
"战略高度:" 公报将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强调其
相关内容:
作者:陈庆修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科学系统的战略谋划与顶层设计。从会议公报中可清晰看出“新、高、绿、强”的鲜明特质,精准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供了清晰指引。
以“新”破局
“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十五五”时期,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更高水平上统筹谋划和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主动权。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以“高”提质
“高”是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更是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十五五”时期,要巩固扩大高质量发展体系优势,在发展层面,要锚定质量效益跃升路径,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赋能融为一体,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层面,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开放层面,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这是暮色中的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2025年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以“绿”转型
“绿”是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涵盖生产、消费、社会等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绿色转型已超越产业升级范畴,成为重塑经济增长逻辑、保障国家安全、践行全球承诺的核心战略。“十五五” 时期,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的绿色转型道路,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将绿色发展培育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以“强”为准
“强”是强国和强军。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农业强国……一个个宏伟的强国梦,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是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无论是强国还是强军,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改革是保障。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军队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要强国强军,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全部强国强军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协同机制,打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堵点,为强国强军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十五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将“十五五”规划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更多理论文章请登录宣讲家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