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接近尾声,问卡片相机是否还值得买,答案是:"看你的需求、预算和用途,它依然有它的价值,但已不再是主流选择。"
以下是一些分析,帮助你判断:
"为什么卡片相机仍然值得考虑?"
1. "极致便携性:" 这是卡片相机的核心优势。体积小巧、重量轻,可以轻松放进口袋、钱包或钥匙链,实现“无时无刻”的拍摄,非常适合喜欢随手拍、记录生活点滴的用户。
2. "操作简单:" 大多数卡片相机界面直观,功能直接,易于上手,非常适合摄影新手或只需要基本拍照功能的用户。
3. "价格相对低廉:" 入门级的卡片相机价格通常比较亲民,是体验摄影乐趣或作为备用相机的不错选择。
4. "特定场景优势:" 对于一些极端不便使用大相机的场合(如会议、旅行、参加活动时不想引人注目),卡片相机是很好的补充。
5. "不错的入门体验:" 对于完全不懂摄影的人来说,用卡片相机可以初步感受拍照的乐趣,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曝光、对焦等),为将来升级到更高级别相机打下基础。
"为什么卡片相机可能不再值得购买?"
1. "图像质量限制:"
"传感器小:" 卡片相机通常使用非常小的传感器(如1/2.3英寸、
相关内容: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yamete
2025年了,突然萌生了想买个卡片机的冲动,并且最近真的买了一台,在使用个把月之后,来谈谈现今卡片机是否还值得买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99.9%的情况下卡片相机都不值得买!原因很简单,手机这么强了谁还用相机。特别是2019年之后手机拍照水平已经开始赶超1英寸底的卡片相机,画质不输直出观感更好,而功能性与社交分享能力更是压倒性优势。现在我们对卡片相机的需求更多的是某种执念,或者单纯的消费冲动。比如我总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买买买,上个月买了佳能PowerShot V1,找的理由就是拍娃比微单方便,画质比手机略好一些,还能补足微单镜头的超广角焦段缺失,但实际呢,绝大多数时候还是更愿意用手机来拍,V1只是偶尔强迫自己带出去按几下快门,然后照片视频永远躺在内存卡里,也懒得拷贝出来翻看,意义何在?

曾经持有的卡片相机
不得不说,卡片相机的市场早已被手机蚕食殆尽,前几年旗舰手机已经普及1英寸主摄传感器,结合算法加持,基础画质不不输1英寸底的相机,直出片效果还要更好。所以如今卡片相机只能在三个小众领域夹缝生存:一个是摄影发烧友与工作者的副机,机器可以卖的贵,可以缺点很多,但必须画质好并且有一个绝对优势,比如街拍神器理光GR系列;二是Vlog相机方向,目前卡片相机大部分是这个类型,但相比手机、Pocket3等处于劣势,并不会长久;三是玩具属性,比如富士X half、X100VI等。
目前还在售,并且配置还行,至少1英寸传感器的卡片相机,主要有索尼ZV-1、ZV-1F、ZV-1M2、RX100M7、RX1R3(严格的说不算卡片相机),佳能PowerShot V1、PowerShot G7X Mark3,富士X half,理光GR4与GR3系列,以及徕卡D-LUX8等,类型基本就是上面归纳的三种类别,下面简单来评价一下。
理光GR系列
说起卡片相机必然绕不过理光GR系列,超小机身只有200多克的重量,却塞进了APS-C画幅,同体积画质最佳。而且它还是理财产品,理光一直在控货一机难求,想原价卖基本不可能,二手价格也奇高。

理光GR专为街拍而生,就这一个优势让它活的很滋润。理光GR并不全面,甚至可以说缺点满满,比如视频功能基本等于没有、对焦性能不佳,续航孱弱,并且还是定焦镜头使用场景有限,但人家就尺寸街拍神奇这一点,能轻松塞进口袋,并且能快速掏出来马上拍摄。

目前在售的主要有理光GR3系列与GR4标准版,GR4标准版是新出的,28mm定焦镜头,相比前代主要改进了防抖与对焦性能,而且防抖非常出色,甚至可以实现手持长曝光1秒拍摄不糊,是目前买GR系列的首选。

而理光GR3有标准版、GR3X、GR3 HDF、GR3X HDF,以及街拍版、日记版、都市版等不同配色主题的版本。各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就看两点:第一,不带X的是28mm镜头,带差的是40mm镜头;第二,有无HDF后缀,就是有没有HDF滤镜效果的差异。
就产品而言,同样是一机难求价格也差不多,28mm的版本已经没有购买价值(除非价格明显优势。对40mm有需求的还可以考虑GR3X或GR3X HDF。
索尼ZV-1系列
索尼ZV-1可能是当前保有量最大的卡片相机,它是由经典的索尼RX100M5修改而来,同样1英寸传感器,区别是为vlog做了优化,简化了拍照功能,比如去掉了功能波轮、去掉取景器,增强麦克风,增强对焦速度,使用新版系统菜单,使用更廉价的机身材质降低成本。索尼ZV-1系列的体积非常小巧,不足300g比烟盒稍微大一点,可轻松踹进口袋,ZV-1系列目前有ZV-1、ZV-1F和ZV-1M2三款在售。

ZV-1是索尼第一款vlog卡片机,核心规格与RX100M5一致,也是24-70mm F1.8-F2.8蔡司镜头,如果不需要取景器,能接受用屏幕菜单切换拍照模式的话,它完全可以当RX100M5用,而且新机价格只要2800左右,比二手RX100M5都便宜。而作为vlog机,ZV-1中规中矩,广角只有24mm,手持自拍的话不够广,视频防抖不太好落后于主流旗舰手机,视频规格最高只支持4K 30P,还是老掉牙的Micro USB口。但是,它的镜头焦段,也让它成为最兼顾拍照的vlog卡片机。

索尼ZV-1F与ZV-1M2就是换成了不同焦段的镜头,其中ZV-1F是20mm定焦头,最小巧价格也最低,二手价格1000多元。而ZV-1M2则是正统二代,镜头换成了18-50mm F1.8-F4,加入超广角,对Vlog拍摄更友好。其他方面与一代差别不大,但一些小的地方有升级,比如换成了智能型指向麦克风,菜单更新到了新版,对焦领略有提升,然后终于换成了Type C接口,但却仍为USB 2.0,接电脑当摄像头只能720P,索尼太抠门了。ZV-1M2的价格也来到了4000元,vlog用途它比一代更好用,但如果想兼顾拍照片,ZV-1M2的焦段与画质都不如一代ZV-1好,所以一代依然在售,它与二代是两个不同需求方向。
索尼RX100M7
索尼RX100M7上市于2019年,至今依然在产在售,可能市场需求不高索尼没有动力更新产品,而RX100M7性能也还够用。

索尼RX100M7的最大优势是搭配了24-200mm大变焦镜头,是绝佳的旅行相机。想一想,适马20-200mm、腾龙28-200mm这些天涯镜头之所以受欢迎,大家都想减轻旅行负担,但相机+镜头加起来都超过了1KG,并且非常占行李箱空间。这样对比下来,300g重、可以轻松踹进口袋的索尼RX100M7是不是就友好的多?索尼RX100M7 的规格功能现在看也不算过时,虽然是6年前的机器,但对焦速度对比新出的GR4等依然断崖式领先,而作为大变焦卡片机,它的长焦端画质也明显由于旗舰手机。索尼RX100M7最大的问题就是贵,8000元左右的价格比上市时还更高一些,也足够买aps-c画幅微单+镜头。
佳能PowerShot V1
2025年新上市的机型,我前段时间入手的就是它。其实把佳能V1归入卡片相机我有点纠结,它的机身最厚的地方达到了5.25cm,重量达到了426g,体积重量与不装镜头的半画幅微单差不多,虽然我试了它的确能踹进裤兜。

佳能PowerShot V1定位是Vlog视频,但机身设计与索尼ZV-1系列思路完全不同,它依旧是拍照相机的按键设计与操作逻辑,快门按键也远大于录像键,完全可以当做。
佳能V1的规格亮眼,明显强于隔壁的索尼ZV-1M2,V1采用新型1.4英寸传感器,尺寸和M43差不多,面积是1英寸传感器的2倍,底大一级压死人,它的高感与画质对比旗舰手机和其他1英寸卡片机都有。另外一个亮点是内置主动散热风扇,支持长时间视频录制或直播,大部分微单都无法实现这一点。
佳能V1的镜头规格为16-50mm F2.8-F 4.5,明显是为Vlog打造,手持自拍时拍全自己,而且防抖效果不错,在相机里算很稳的。另外V1对焦性能不错,媲美索尼,并且有人物动物追焦功能,用它拍娃出片率很高。

佳能V1的价格比较迷糊,官方定价5999元,但是想学富士学理光搞加价,上市时一度加到8000多元,即便后来官方旗舰店日常价依然6999元,最近双11才调整到发布价格5999元。但另一方面,淘宝、拼多多已经有商家把价格打到4800元左右。如果低于5000元我认为佳能V1值得买,而且它还是目前技术最新、最均衡的卡片相机。
佳能PowerShot G7X Mark3

佳能G7X Mark3也是个老相机,和RX100M7一样2019年上市,并且依然在售,价格相似也卖7000多元。从页面宣传看G7X Mark3被定位为vlog机,但你从配置看佳能G7X3更像是索尼RX100M7这样的大变焦卡片相机,它们同为1英寸底的大变焦卡片相机,但镜头焦段仅为24mm-100mm F1.8-F2.8,光圈规格不错,但长焦短了不少。另外G7X3的对焦系统比较老,明显不如RX100M7。除非对佳能有狂热的信仰,否则真的想不出来差不多价格,有什么理由不选索尼黑卡RX100M7?另外如果按照volg相机定位看,便宜2000多元对的新品佳能V1,除了镜头焦段不同外规格性能都要暴打G7X3,它是个定位很尴尬的机器。
富士X half
富士相机大都是理财产品或者玩具,其中X half可能在售机型中最便宜的玩具,它的机身小巧只有240克,也算是卡片相机。

富士X half主打胶卷相机体验,不管外观还是功能设计都突出于此。它造型复古,只有一个很小的用于显示设置状态的屏幕,现在突然看到这种老胶卷相机的背面,可能有种说不出的另类。而基础配置上,富士X half采用1英寸CMOS传感器,以及等效32mm的定焦镜头。系统功能方面富士X half提供13种胶卷模式与19种滤镜,主打胶卷相片的颗粒感与调色,选它的人更注重拍照乐趣,而非画质、参数与操作体验。
徕卡D-LUX8
徕卡D-LUX8对应的机型是松下LX100M2,是一款换壳产品,两者的核心规格一致,外观有所不同,打上徕卡红色可乐标身价直接翻倍,新机超过一万元。而原版松下LX100M2早已停产。

配置上,徕卡D-LUX8采用M43画幅传感器,有效像素1700万,镜头是24-75mm F1.7-F2.8,规格还不错。如果是松下LX100M2,我会说对焦性能不太行,拍娃什么的难以胜任,只适合拍相对静止的场景。但如果是徕卡标的D-LUX8,除了贵就没什么挑剔了。

题外话,我十分期待松下能出LX100M3,小道消息说了好几年一直没影。不久前还传出LX100M3即将发布的消息,不过截稿时已经正面是假的。如果未来真有有更新,最希望LX100M3可以跟上时代大幅改进对焦性能。
至于索尼RX100R3、富士X100VI、徕卡Q3等虽为不可换镜头相机,但重量都接近或超过500克,并不比紧凑型微单+饼干镜头来得轻便,无法列入卡片相机的范畴,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其实佳能V1就有些超纲了。
点评完在售的几款相机之后,说实话感慨万千,从2008年上学时拥有第一步卡片相机(松下LX520)开始,到后面的索尼RX100、松下LX10,直到2019年都是我出行的拍照主力,好多值得纪念的照片都是卡片相机拍出来的。现在对卡片相机仍有难以代替的情怀,现在也还是想买卡片相机,虽然理性告诉我买了也是吃灰。

这个月各家新一代手机相继发布,小米17 Pro、vivo X300Pro、OPPO Find9 Pro等等,虽然只是大杯而非超大杯Ultra版,但拍照水平又有增强,特别是1.5英左右大底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得到普及,有些还有长焦增倍镜头配件可选,这让卡片相机最后的一丝优势也逐渐丧失。

卡片相机的黄金时代在2019年之前,也就是手机摄像头规格还没那么强悍的时候。在那之前我出门拍照用的最多的是索尼RX100,最后波轮都用坏了才开始用手机拍照,并且日常记录都用手机,只有干活的时候才会用相机。直到最近重新买了卡片相机佳能V1,但已经不是当年,V1成不了主力,只是纯属冲动消费。
未来应该还会继续折腾卡片相机,期待更强大的产品出现,有小道消息称佳能今年年底会发布V1的拍照版V3,去掉散热风扇机身轻薄一些,还有传闻说镜头为24-480mm大变焦头,如果是真的我应该会把V1卖掉换V3,甚至卖掉50-300mm镜头。
还有前面提到的松下LX100M3,不久前还有人说会在今年1 0月17日线上发布会发布,结果所谓的发布会并没有相机新品,只是更新了几款机器的固件,上了个APP。所以都散了吧,LX100M2至今已经7年没更新了,估计松下早就放弃了。转过头看,松下S9这种紧凑型全画幅相机更符合时代潮流,留给卡片相机的未来或许也只剩专情富哥哥富姐姐们的玩具这一个方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