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蚜虫肆虐,七招教你轻松击退!

苹果蚜虫确实是个让果农头疼的问题,它们繁殖迅速,吸食汁液,还可能传播病毒。不过别担心,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有效控制。以下为您精心准备的七招,助您轻松击退苹果蚜虫:
"七招击退苹果蚜虫"
"第一招:仔细观察,早发现早治理 (Early Detection and Action)"
"怎么做:" 蚜虫喜欢在嫩叶、嫩梢和生长点附近活动。在蚜虫高发期(早春萌芽期、生长前期),要定期(比如每周)到果园里巡查,特别是新发的嫩芽和叶片。用手轻轻抖动枝条,观察是否有蚜虫群集以及是否有“蜜露”(蚜虫排泄物,呈白色或黑色粘液)。 "重要性:" 发现越早,虫口密度越小,治理难度就越低,效果也越好。不要等到满树都是蚜虫才动手。
"第二招:物理清除,减少虫源 (Physical Removal)"
"怎么做:" 对于轻度发生的蚜虫,或者在喷药前,可以采取人工清除的方法。摘除严重虫害的嫩叶、卷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蚜虫的越冬基数和初始虫源。在蚜虫聚集的初期,也可以用软毛刷轻轻刷掉

相关内容:

苹果蚜虫肆虐,七招教你轻松击退!

李永红等

蚜虫是陕西苹果园主要虫害之一,具有繁殖和适应能力强、种群数量大、为害严重等特点。不及时有效控制苹果蚜虫,将严重威胁苹果树生长健康,影响果品收益。为实现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应密切关注蚜虫发生动态,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及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1 为害症状

为害苹果树的蚜虫主要有苹果黄蚜、苹果瘤蚜和苹果棉蚜3种,为害症状各不相同,其区别如下。

1.1 苹果黄蚜

又名绣线菊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害部位为当年新生枝条、新芽、嫩叶,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还可为害果实。被害叶片卷缩无法展开,影响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严重时会令树势早衰,提早落叶,影响花芽发育。

1.2 苹果瘤蚜

又名苹果卷叶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害部位为新芽、嫩叶、嫩梢及幼果等叶片。叶片被害后叶缘向叶背纵卷,致使皱缩无法伸展,凹凸不平形成红斑,之后变为黑褐色,新生枝梢细弱,直到干枯死亡。幼果被害后也会出现许多红斑,形状不规则并凹陷,果实生长发育畸形。

1.3 苹果棉蚜

又名赤蚜,属同翅目棉蚜科。为害部位为枝干伤疤、主枝干裂缝、修剪伤口、根部等。被害部肿大形成瘤,造成水分、养分输导困难,导致树体生长受阻、发育不良出现落叶落果现象。蚜虫侵害果实的萼洼及梗洼部分,影响果实质量。根部受害形成肿瘤,会使根部坏死。

2 形态特征

2.1 苹果黄蚜

无翅胎生雌蚜春季身体颜色为黄绿色或者黄色,夏季后转变为鲜黄色,虫体长1.4~1.8 mm,纺锤形,头部淡黑色,复眼、口器均为黑色,触角呈丝状,相较身体短,尾片黑色有毛9~13根,腹管也为黑色;有翅胎生雌蚜体形约为1.5 mm,翅膀黑色并具有明显翅脉。触角有6节,第3节有感觉圈5~10个,第4节0~4个。卵呈椭圆形,漆黑且有光泽。

2.2 苹果瘤蚜

无翅胎生雌蚜全身绿褐色或红褐色,虫体长1.4~1.6 mm,纺锤形,头部浅黑色且额瘤明显,复眼为暗红色,口器、触角为黑色,尾片和腹管黑褐色,腹管呈长筒形有黑色横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细毛数量3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 1.5 mm,头部暗褐色额瘤明显,口器、复眼和触角均为黑色;触角第3节有圆形感觉孔22~26个,第四节有7~11个。腹部暗绿色,背面腹管前各节均有黑色横纹;腹管长圆筒形,腹管端半部色稍淡。椭圆形卵,黑绿色伴有光泽。

2.3 苹果棉蚜

无翅孤雌蚜虫体长1.8~2.0 mm,全身黄褐色至红褐色,身体背面附着白色长蜡毛;由3个小眼组成复眼,触角6节比身体短,黑色腹管通常管状,周围有短毛数量11~16根;有翅孤雌蚜,长 1.8~2.3 mm,头胸部黑色,触角通常6节,第3、3~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腹部绿色,全身被白粉并有少量的白色长毛。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3 发生规律

3.1 苹果黄蚜

一年内可繁衍十余代,其卵通常在枝条的芽基部和裂缝中越冬。次年四月下旬,这些卵开始孵化,持续约20 d。在5-6月期间,无翅胎生繁殖占据主导;7月以后,有翅胎生繁殖成为主要方式,此时有翅蚜的数量显著增加。麦收之后,苹果黄蚜的数量因两方面因素而迅速减少,一是其天敌如食蚜蝇、瓢虫、日光蜂、小花蝽、蜘蛛、蚜小蜂和蚜霉菌等的捕食作用;二是苹果新梢停止生长后叶片的老化。10月份,有性蚜出现,两性蚜交尾后产卵以度过冬季。通常,低温且偏旱的年份以及氮肥过量、植株生长不良等条件,有利于幼虫的滋生和繁衍。

3.2 苹果瘤蚜

繁殖速度极快,一年发生10代以上。以卵在芽旁、芽腋或剪锯口等部位越冬,越冬卵的孵化期一般历时半月左右,从苹果的发芽直至展叶期,翌年4月底孵化完毕。孵化出的若蚜都集中在叶芽露绿部分和开绽的嫩叶上为害,这时雌蚜孤雌胎生,繁殖速度加快,种群数量剧增,为害严重。叶片受害后,边缘向背面纵卷成筒状,叶面凹凸不平,受害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除了为害叶片,还会为害幼果,果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瘤状突起,严重时果实畸形。7月其虫口密度达到最高峰,进入8月后,虫量逐渐减少,在10-11月,有性蚜出现,经交尾产卵后越冬。

3.3 苹果棉蚜

一年发生16代,以若蚜在剪锯口、老翘皮下、伤疤处以及树下浅层部分的根颈处、根蘖、根瘤褶皱等地方越冬,翌年苹果树开花前后越冬蚜开始进行取食活动;4月中下旬,胎生幼蚜在剪锯口、腐烂病疤、翘皮裂缝内进行繁殖,进一步扩大种群;随着温度的上升,5-6月上旬繁殖最盛,并发生迁移 ,为害老皮缝、下垂枝等;在7、8月份,因气温高和棉蚜的天敌日光蜂迅速繁殖与大量寄生,棉蚜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9月中旬后,温度开始下降,苹果棉蚜出现全年第二个高峰;11月份气温下降,苹果棉蚜开始越冬 。


4 防治技术

4.1 加强果园管理

适时增施有机肥,确保树体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树体生长健壮,提高抗虫性。其次,要合理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此外,果园规划应合理,通过科学的修剪技术,有效改善果园的通风性和透光性,以上果园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树体的健康生长,还能显著增强树体对虫害的抵抗力,显著提升果园整体的抗虫性。

4.2 人工防治

调运苗木、接穗及其他繁殖材料时避免从虫害发生地调入,从源头上杜绝果品运输渠道导致虫害扩散蔓延。及时清除果园内杂草,并在果实采摘完成后,迅速清理并移除枯枝落叶,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修剪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叶、老叶、黄叶等也一并带离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处理,以彻底消除潜在的虫源。冬季和早春的休眠期,果园的物理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在此期间,可利用刷子或刀具对树体进行细致的清理,刷除或刮除越冬的1~2龄若虫,从而有效降低害虫的基数。春季4-5月份,苹果蚜虫潜伏在树枝粗皮裂缝和腐烂病疤等处,又有棉絮状腊质层覆盖,药剂不能接触虫体,但繁殖还未进行扩展,再次进行刮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种类繁多,包括瓢虫、小花蝽、食蚜蝇、蜘蛛、草蛉、蚜茧蜂、日光蜂、蚜小蜂以及蚜霉菌等共计80余种,它们均对蚜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其中,日光蜂对苹果棉蚜的防控效果尤为突出,寄生率高达80%。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天敌对蚜虫的控制作用,需在天敌的主要繁殖季节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并优先选择低毒药剂,以确保天敌的种群稳定并提升其对蚜虫的控制效果。

4.4 物理防治

4.4.1 黄板诱蚜 有翅蚜对黄色、橙黄色有较强的趋性,我们可以利用蚜虫的这种趋黄性 ,在果园与果树持平的地方或者单独竖杆悬挂黄粘板进行诱蚜,注意在黄板诱满蚜虫时及时进行更换。

4.4.2 银灰色避蚜 因为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趋避性,可在园内挂银灰色塑料条或铺银灰色地膜,此种方法对蚜虫迁飞传染病毒有较好的效果 。

4.4.3 信息素诱杀蚜虫 将蚜虫性信息素(400 mL)滴入一棕色塑料瓶中,在瓶底打一个小孔,再将瓶子悬挂在园中,在其下方放置水盆,使诱来的蚜虫落水而死 。

4.4.4 绑扎诱虫带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果树主干绑扎草把、旧麻袋片等,诱集越冬苹果棉蚜,进入冬季后及时解除并集中烧毁,以此降低越冬苹果棉蚜基数。

4.5 有机肥防治

4.5.1 草木灰 对于单株果树可以直接撒施,果园里可以将草10 kg木灰放入50 kg清水中浸泡1 d后滤出,还可在滤液中加入80%晶体敌百虫25 g,混匀后喷洒,每隔1周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3次,可达到较好效果 。

4.5.2 沼液 可取沼液50 kg,过滤(放置2~3 d)后直接在蚜虫发生的高峰期喷施,每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治蚜虫等害虫。

4.6 农业防治

4.6.1 种植韭菜 韭菜富含挥发性精油和硫化物等特殊物质,对蚜虫有驱避作用。可在果园内每隔10 m左右种植韭菜,用韭菜气味降低蚜虫的虫口密度,从而减轻蚜虫为害 。

4.6.2 种植药材 在果园内套种半夏、大黄等中药材,利用这些药材所释放出的特殊气味,对果园内的蚜虫幼虫产生驱赶或杀灭作用。


4.7 化学防治

4.7.1 包药防治 包药可以有效防治果园内的蚜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园的生态环境质量,药剂通过树干内部传导至整个树体,防治效果更加持久全面。选取距离地面20~30 cm处的果树主干或者主枝的基部作为包药点,为确保药剂的有效吸收,需选择宽15 cm左右的光滑部位,事先刮除树干上的粗皮。在准备吸水物时选择旧棉花、卫生纸或旧书报纸等吸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其绕在选定的包药部位上,形成一圈。选择渗透性强的药剂,如10%吡虫啉30~50倍液或40%灭蚜灵30~50倍液。将准备好的药剂约20 mL注射或涂抹在吸水物上,确保药剂均匀分布并充分渗透到吸水物中。最后用塑料薄膜将吸水物及药剂紧密包扎起来并用细绳或胶带固定,防止药剂挥发和水分过快蒸发。药液显效的5~6 d后,检查果树情况,如果害虫得到有效控制,则可以解除包扎。在雨前将吸水物去除,避免包扎处因潮湿而腐烂,影响树体健康。

4.7.2 洗衣粉 使用400~500倍液洗衣粉喷杀蚜虫,洗衣粉溶液可在蚜虫表面形成一层一层薄膜,造成蚜虫窒息而亡,灭杀效果较好。

4.7.3 洗洁精 取5~10 mL洗洁精,加水1 000 mL配制成100~200倍液的水溶液进行喷施,可以防治蚜虫、叶螨、介壳虫等多种害虫。

4.7.4 根部防治 可在苹果树根部撒入辛硫磷颗粒剂,或喷施40.7%氯吡硫磷(毒死蜱、乐斯本)300倍液,之后再覆盖原土或用钉耙搂均匀。

4.7.5 采用涂抹法或者喷施法 用乐斯本150倍液或农地乐200倍液涂抹蚜虫群集越冬处,涂抹时特别注意切忌不要将药液滴到新萌发的嫩梢和花蕾上,避免药害。喷施法:喷施10%吡虫啉WP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EC3000倍液,喷施药期间,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药液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4.7.6 其他化学药剂 在苹果绵蚜发生季节,可喷施40%甲基毒死蜱、20%吡虫啉、1.8%阿维菌素等 ,喷药时期应在苹果绵蚜发生高峰前,即6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各喷2次。

在喷药时要重点喷施枝干伤疤、缝隙等处,并且注意合理用药,不擅自扩大或缩小用药倍数,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用药,以充分发挥药剂的增效和兼治作用,降低蚜虫的抗药性和敏感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