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一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1.6万元!

西宁一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1.6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防范网络诈骗。
"案例回顾:"
近日,西宁市公安局湟中公安分局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自己被诈骗11.6万元。该男子在轻信网贷平台后,被骗走了大量资金。
"诈骗过程:"
1. "轻信网贷平台:" 该男子在网上看到一家名为“XX网贷”的平台,平台上承诺低利率、快速放款,吸引了该男子的注意。 2. "申请贷款:" 该男子在该平台申请了11.6万元的贷款。 3. "缴纳费用:" 在放款前,该平台以各种理由要求该男子缴纳保证金、手续费、解冻费等费用,共计11.6万元。 4. "资金被骗:" 该男子将11.6万元缴纳到对方提供的账户后,平台便失去了联系,该男子发现被骗。
"诈骗手法分析:"
该案例属于典型的“网贷诈骗”,骗子利用人们急需资金的心理,以低利率、快速放款为诱饵,诱骗受害者缴纳各种费用,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
"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 警惕网络上的“低利率、快速放款”的网贷平台,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2. "核实平台:" 在申请贷款前,一定要核实平台的合法性,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急用钱时,看到“低门槛、无抵押、秒放款”的网络贷款广告,你心动吗?当心!这极有可能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近日,西宁市公安局南川工业园区公安分局辖区某企业员工大强因轻信虚假广告,短时间内被骗11.6万元。南川公安反诈中心雷霆出击,远赴福建省抓获犯罪嫌疑人阿华。

“雪中送炭”的广告

随着嘴里吐出的一口烟雾,大强又一次发出叹息声,不知不觉,他把一整包烟都抽完了。最近家里急需用钱,但作为一名普通上班族的大强,每月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想要补贴家里基本不太可能。为了这事,大强天天犯愁,问了很多朋友,也没人能借钱给他。正在他一筹莫展时,被手机上突然弹出的广告吸引了。

广告上“低息、快速、无担保”的大字格外醒目,大强注意到这是网络贷款广告,于是,本就急需用钱的他并没有多想,直接点击了广告界面。紧接着,随着广告跳转,来到了应用下载界面,大强在广告的诱导下,先后点击下载了两款贷款软件。

深陷“连环套”

软件下载完成后,立马弹出了一个对话框:“尊敬的用户您好!如需申请贷款,请先完善个人资料。”还没等大强反应过来,“客服人员”已开始引导他申请贷款。由于急需用钱,大强根本没多想,就在“客服人员”的指引下,迅速完成了申请流程。

就在大强等待放款时,“客服人员”突然告诉他:“不好意思,因您填写的银行卡号错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缴纳解冻金才能放款。”随后,又以验证还款能力、冲刷流水、缴纳保证金等五花八门的理由,不断要求大强向指定账户转账。

急于拿到贷款的大强,在“客服人员”的步步引导下,他分多次累计转账11.6万元。但贷款依旧迟迟未到账,心急如焚的大强多次联系“客服人员”,也始终得不到肯定答复。直到最后,“客服人员”完全失联,软件也无法登录,大强才如梦初醒,慌忙报警。

警方雷霆出击

南川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接警后,火速开展侦查。办案民警通过数据摸排、深度分析涉案资金流向、精准研判信息线索,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阿华藏匿于福建省。民警千里奔袭,在福建省将阿华抓获归案。

在采访中,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起案件是典型的虚假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大强急需资金的心理,环环相扣设下陷阱。首先,通过网页、短信、社交平台等渠道,大量投放“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的虚假贷款广告,精准吸引有资金需求的人群。诱导下载山寨贷款应用,界面看似正规,极具迷惑性,让被害人放松警惕。接下来,在软件应用中伪造贷款审批通过页面,进一步套牢被害人。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巧立名目收费,犯罪嫌疑人以银行卡号错误、账户异常需解冻、缴纳手续费等各种看似合理、实则荒谬的理由要求转账。最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骗钱。

(文中人名为化名)

【民警提醒】

1.凡是在放款前以任何理由要求转账、付费的网络贷款,都是诈骗,正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绝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2.陌生链接不点击,不明应用不下载,办理贷款请只认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官方渠道。切勿通过广告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贷款应用。

3.山寨应用软件是虚假贷款诈骗的主要载体,对名称与知名平台相似或闻所未闻的贷款应用,务必通过官方应用商店核实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

4.“卡号错误”“账户冻结”是经典话术,银行系统极少出现因卡号输入错误导致冻结的情况,更不会要求客户交钱解冻。遇到此说法,立即停止操作,100%是诈骗。

5.绝不向陌生网站、应用软件和所谓的“客服人员”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核心信息。

6.保持清醒莫急躁,贷款是大事,越是着急用钱,越要保持冷静。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平台真伪,多方求证,切勿被“低息”“秒批”冲昏头脑。

7.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应用信息等证据。报警速度越快,止付挽损的希望越大。

转自/青海法治报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