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高峰期,确实是骗子们“收割”钱包的黄金时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1. “超低价”诱惑陷阱 (Deceptive Low Prices)"
"手段:" 网页、APP、社交媒体上出现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如“1元抢购”、“免费领大额优惠券”等,吸引你点击或下载。
"风险:" 点击后可能被要求填写大量个人信息、银行卡号;下载的APP可能是恶意软件,窃取账号密码;所谓的“1元抢购”可能需要你完成复杂的任务、推广链接或支付高额运费才发货,最终“无疾而终”;“免费领券”可能需要你授权过多权限或跳转到钓鱼网站。
"警惕:"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价格异常低的商品保持高度怀疑,仔细查看商品详情、卖家信誉、用户评价。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下载APP。
"2. 钓鱼网站与虚假APP (Phishing Websites & Fake Apps)"
"手段:" 骗子制作与官方电商平台高度相似的钓鱼网站或山寨APP,诱导用户登录账号、输入密码、支付信息。
"风险:" 一旦登录或输入信息,你的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支付验证码等将被盗取,导致财产损失。
相关内容:
宝子们
双十一的热潮已经来袭
在大家尽情享受购物狂欢的同时
小心!
有些“不怀好意”的目光
已经盯上了你的钱包
“你的订单异常,速退款!”
——假客服的“温柔一刀”
刚付完尾款,突然接到“客服”电话:“您好,我是XX旗舰店的,您买的奶粉质检超标/包裹丢件了,现在给您办理三倍赔偿!”对方态度诚恳,还能准确报出你的订单号、收货地址,你能不信?
接着,“客服”发来一个“退款链接”,点进去一看,页面和官方几乎一模一样,等你乖乖填好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完了!卡里的钱瞬间被转空。
近日,陈女士接到冒充客服的电话,称其购买的奶粉损毁可理赔。对方引导其加入QQ群进行语音联系。陈女士按指示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并连续将收到的多条验证码告知对方,最终导致银行卡内14975元被全部转走。
然而
骗局远不止一种
当你接到“客服”的电话
同样不能信
扣钱是假,骗钱是真!
“您好,我们在后台发现,您的账号开通了会员自动续费,每月要扣800元,是否需要为您取消?”这通看似贴心的“官方客服”电话,实则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王先生近期就接到了这样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平台 “客服”,以 “取消自动续费” 为由获取信任。
随后,指导王先生打开APP,在搜索框输入一串神秘的IP地址,点击进入一个看似官方的“认证会议”界面,让其下载APP进行后续操作,并开启“网络加密”,实则让手机处于被操控状态。随后以“验证银行卡”为由,诱骗王先生登录各大银行APP进行刷脸,最终将他账户内的20余万元存款洗劫一空。
划重点
任何自称“平台客服”的来电
务必通过官方APP或电话核实真伪
别信陌生链接和来电!
刷单返利
这份“副业”不可信!
“双十一冲销量!
急招刷单员,日结300+
手机就能做!”
先垫钱刷个单
立刻返现美滋滋?
骗子先让你刷几单小额的,30元返40元,50元返65元,让你尝点甜头放松警惕。等你信了,开始刷上千的大单,人家立刻变脸:“对不起哦亲,系统卡单了/任务超时了,您得再刷三单联单才能返款哦!”
你咬牙刷了,等来的不是返款,是拉黑!周先生就是这样被骗进了刷单“任务群”,前期通过APP刷单小额获利。随后客服以其“操作错误”为由,要求他持续充值才能解冻提现。周先生为拿回本金连续转账,直到交完最后一笔钱,才意识到被骗。
划重点
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所有要你先垫钱的“兼职”都是骗局
天上掉“大单”
其实是“大坑”
“老师”主动送来采购大单
还贴心地发来了转账截图?
各商户老板遇到这样的“好事”时
千万要留个心眼
小心“订单”变“诈单”
对方自称是某中学老师,通过某平台“秒送”联系孙先生,称要订购饮品用于表彰大会,但因“账号受限”无法支付,请求孙先生帮忙代为转账采购,并提供了所谓的“物资供应商”QQ与已向孙某转账的虚假截图。孙先生信以为真,便向指定账户转账。直到发现对方的“货款”迟迟未到账,才意识到被骗。
划重点
“大单”可能是“大坑”
广大商家务必提高警惕
切勿轻信“延迟到账”
遇到“先垫钱后结算”等采购需求
一律视为诈骗
请牢记:
双十一购物,图的是开心,别让骗子坏了心情。付款前多一步核实,可疑情况别犹豫——直接拨打官方渠道电话或110求助!
不只在双十一,日常消费也要擦亮双眼。牢记: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透露验证码,守好“钱袋子”,消费更安心。
供稿:宁波公安等
来源: 浙江公安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